“你一個總兵裝什麼使臣,好好表露身份不行嗎?還至於搞這麼多事兒出來嘛!”
葉斯穆韓心中怒罵了一聲,但臉上依舊是客氣道:“朱大使,您的軍事能力我們認可,能說說具體的計劃嗎?”
“當然!”
朱童蒙站了起來,身邊的兩名親衛將一幅地圖鋪在了地上。
“堵截計劃主要分為四個方麵。”
“其一,地形利用,扼守咽喉要地,霍爾果斯河穀是兩山夾一穀,呈東西走向,我們在河穀東側入口處,安排大量的明暗哨,監視衛拉特的行軍動向。
其二,多層次防禦體係,在河穀西側入口處設置壕溝、陷馬坑、鹿砦形成第一道防線,阻礙騎兵衝鋒;
然後在中間最窄的地方用石塊、木頭等修建簡單的城牆形成第二道防線,依托城牆或木柵欄,配合弓箭手進行防禦,重點在中間五百米的位置。
其三,後方預備隊(騎兵)待機反衝擊,形成第三道防線。
三萬牧民的主要任務有三個,一是挖陷馬坑和壕溝,二是修建簡易城牆……也不能說城牆,就是木石結構的米把高的牆就行。
三是在兩側山脊扔巨石。
在戰鬥中,他們全程遠離戰場,除非運氣太差被流矢給射中,否則不大可能有生命危險。
最後則是側翼保障,在兩側山脊布置瞭望哨和弓箭手、火炮,形成交叉火力。
諸位覺得這個計劃怎麼樣?”
葉斯穆汗等大玉茲的部落首領們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童蒙的布置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亮點,但卻是極為的實用,主要以一個堵字為核心。
壕溝會阻止敵人的騎兵衝鋒,騎兵衝鋒不起來,戰力就大打折扣,陷馬坑的存在會讓讓馬腿骨折、將騎兵摔出去,騎兵受傷同時也打亂了陣型。
且大量受傷戰馬臥地,再次延緩了後續的騎兵衝鋒。
第二道防線的矮牆與第一道防線相差百米、甚至更近,隻要衛拉特騎兵被摔倒在地上,那麼矮牆後的大玉茲軍士就能用弓箭射殺落地的騎兵和戰馬。
更巧妙的是矮牆重點在中間,兩側留出了一些空間,衛拉特肯定知道兩側山脊有埋伏,如果從兩側走,那麼山上滾落的巨石就會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
巨石滑落後,形成了錯亂的障礙,延緩後麵騎兵的衝鋒速度和勢頭。
不想被兩側攻擊,那隻能從中間,人數太多展不開,人數太少又是添油戰術,所以,無論怎麼看,衛拉特部都無法通過第二道防線。
大玉茲的主動防禦,衛拉特的大量傷亡的戰馬、軍士形成的障礙,延緩衛拉特部的進攻,就給了明軍追擊的機會,隻要給明軍機會,多少衛拉特兵力都不夠殺的。
如此,圍殺就算是完成了。
“大致計劃就這樣,計劃看起來簡單,但壕溝與陷馬坑之間的配合、矮牆與陷馬坑的配合,兩側的埋伏的位置等等都是很有講究的,這裡麵水太深,你們把握不住的。”
朱童蒙出聲驚醒了大玉茲眾首領:“當然,這其中還有其他的布置,那是此仗的關鍵,也是絕對的殺手鐧。
若是搞得好,第二、三道防線都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