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
鏗……
砰……
洪承疇話音大喊了一聲,在葉爾羌眾貴族眼中,下麵數萬大軍敲了一下胸口盔甲,同時右腳猛地跺了一下地麵。
動作整齊劃一,宛如一人行動一般。
盔甲和兵器碰撞的聲音在空曠的場地上回蕩著,殺意開始醞釀著。
“將士們,我們橫跨數千裡地,在這冰天雪地裡駐紮了三個月,為了什麼,想必諸位都很清楚。”
“那就是圍殺在伊犁河穀冬盤營的衛拉特四部。”
“諸位可能很好奇,我們為什麼要橫跨數千裡的來圍殺衛拉特四部,今兒本將就與諸位好好聊聊!”
“先說說衛拉特四部的來曆,元末明初時,瓦剌作為林中百姓”生活在西伯利亞南部,後與東部蒙古(韃靼)爭霸。
永樂十二年,瓦剌首領馬哈木擊敗韃靼,短暫統一蒙古。
大明正統十四年,馬哈木的兒子也先汗與英宗親征軍在土木堡大戰,大明五十萬大軍,死亡二十萬,包含含六十六名高級文官和三十二名武將。
損失戰馬三十萬匹、軍械輜重無算,國庫直接損失約兩千萬兩白銀,相當於當時兩年財政收入。
英宗被俘,北京險些陷落;
於謙率軍擊退瓦剌,但消耗軍費五百萬兩,北方邊防體係崩潰。
土木堡之戰和北京保衛戰後,瓦剌退出漠南,退回阿爾泰山老巢並演變為衛拉特,
衛拉特四部的核心氏族,如綽羅斯氏、杜爾伯特氏直接源自元末瓦剌聯盟的四大部落。
變成衛拉特之後的瓦剌並沒有消停,從嘉靖三年到嘉靖二十九年間,衛拉特侵襲侵擾甘肅、寧夏,累計劫掠三百次以上,導致西北邊境三十萬以上的百姓逃亡或被殺,
陝西、甘肅軍費暴漲至年四百萬兩,占了當時全國軍費三成,屯田荒廢,米價漲十倍。
萬曆二十年到萬曆二十六年,也就是大明援朝戰爭期間,衛拉特趁機攻掠河西走廊,明軍被迫分兵防禦,間接導致朝鮮戰場補給不足,
以至於甘肅鎮五萬軍民死亡,另有兩百萬兩白銀的額外軍費支出。
瓦剌與大明的戰爭持續了兩百多年,直接造成四十萬以上的將士戰死,死亡平民百姓高達六十萬以上,損失白銀一億兩以上,河套地區和西北屯田區陷落,麵積高達四億五千畝。
這是大明的世仇。
我們還沒有找他們麻煩,他們就先聯合外喀爾喀七部在草原之上襲擾東西蒙古,
更是聯合吐魯番和葉爾羌汗國進占哈密,意圖將絲綢之路的綠洲全部毀掉。
世仇、新恨,你們說我們要不要乾掉他們?”
……
現場沒有動靜,但城牆之上有一道令旗卻是動了。
因為即便是洪承疇拿了一個簡單的擴音器,又是聲嘶力竭的大吼,也就是方圓百米左右的軍士們直接聽見了,再往後的軍士就聽不到了,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