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糧倉按照計劃是分為三步,第一步找到風乾肉、奶酪、酥油等,利用營地的馬車,能裝多少就裝多少,用於他們防守隘口所需;
第二步則是找到乾草捆和秸稈,全部搬出來堆積在地上糧倉裡,糧倉牆壁雖然是土石的,但上半部分和頂部是木製和乾草的,能直接點燃,最後倒塌;
地下部分的則是在倉庫中間放上兩捆乾草,然後放上一兩具屍體,火燒屍體產生焦臭、油脂、濃煙等等,覆蓋在食物之上,就看看敵人敢不敢吃了。
第三步點火……離開。
在嚴刑拷打中,俘虜很快就將整個糧倉的布局交待的清清楚楚,數千人齊齊動手。
隻是半個時辰左右,清水河灣的兩百餘座地上糧倉和一百餘座地下糧倉全部按照預定計劃完成。
在一聲軍令之後,一個個火把扔到了乾草堆上。
撒上了油脂的乾草立刻被點燃,瞬間變成了熊熊大火,吞噬著周邊的物資。
“以這裡麵儲備的糧食,足夠三十萬人吃上半個月的,如果能全部運回去,該有多好,可惜了!”
“這就是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了部族百姓活下去,燒了就燒了!”
朱童蒙聽著葉斯穆汗的歎息,又看著滾濃煙和從屋頂冒出的火舌後回應了一句。
而後朱大手一揮,帶著數十輛拉滿物資的馬車和十餘輛輛載著屍體的馬車朝著調轉方向朝著隘口而去。
一直等到他們的隊伍離開了營地七八裡地的時候,遠處駐足的牧民們才敢衝過來,可惜為時已晚。
留給牧民的隻有塌陷的糧倉和燒焦的物資。
糧食,即便是對大明這種物資豐富的農業王朝來說都是可貴的,更彆提是草原部落了,這些糧食都是各個部落送過來集中儲備,用於轉場所用,結果一把火給燒了。
……
而這裡發生的一切也是迅速的朝著伊寧城傳遞著。
說是城池,實際上和大明境內的一些大的村莊沒什麼區彆,沒有城牆、更沒有護城河。周邊隻有用木柵欄圍成的圍欄以及巡邏的騎兵提示著外人不得隨意進入。
柵欄區域內則是一座座間隔二三十米寬的帳篷,正中間的位置則是一座直徑近三十米、中心高度比周邊帳篷高出一圈的白色帳篷。
牙帳門框和底部用黑色毛氈鑲邊,天窗和邊緣用藍色毛氈,門口則是立著一根高達綴九條黑色犛牛尾的白色旗幟,這就是九斿白纛。
毫無疑問,這就是準格爾部的牙帳所在了。
此刻的大帳中篝火閃爍、肉香濃鬱、酒香撲鼻,粗獷的歌聲、笑聲混合著胡琴、箏、手鼓聲從天窗和門簾傳出來。
無一不是在說著準噶爾琿台吉在宴請部落貴族。
可這場宴會被急促的馬蹄和高聲的呼喊……以及粗暴的打開的門簾給中斷了,帳篷內所有人都齊齊的看向門口。
待看清門口軍士的後皆是渾身一震,因為軍士手上捧著一支用紅布包裹的箭矢,這隻有緊急軍情時才能使用,信使沿途可征用部落馬匹。
“大汗,緊急軍情。”
傳令兵從懷中掏出一份羊皮紙:“是清水河灣萬戶長敖嘎送回的,送出時間是兩個時辰前。”
眾貴族眉頭一皺,緊急軍情和清水河灣兩個詞放在一起極其怪異,因為清水河灣位置雖然算不得腹地,但也是伊犁河穀內部區域了,怎麼會有緊急軍情?
不待他們細想,巴圖爾琿台吉手接過信箋快速拆開,隻是掃了一眼後渾身一顫,怒喝道:“好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