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口通道被堵,我們出不去了,也就意味著大玉茲的聯軍進不來,那我們就不會遭到腹背受敵的問題。
如此就能安心的和大明拚了,能給明軍造成更多的傷亡。”
切……
聽著巴圖爾的話,眾人很是無語。
這特麼的算哪門子的好消息?最終不是還是要死嗎?
不過轉瞬間就被骨子裡的凶狠、好鬥之氣給衝散了,從行軍布陣的角度來說這的確是好消息。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
“反正是逃不出,那就拚了!”
“大汗,您就說吧,怎麼個拚法!”
“早就想拚了,活著乾,死了算!”
“左右是個死,死前拉兩個墊背的也行!”
“哈哈,我們是草原的驕子,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馬背上,死在衝鋒的路上!”
……
“安靜!”
和鄂爾勒克汗低喝一聲,看向巴圖爾汗:“巴圖爾,事情到了這一步了,我們該怎麼做?是立刻後撤與和索特合並,然後迂回嗎?”
巴圖爾沒有立即回應,而是看向被雪崩阻斷的隘口怔怔的出神。
這一幕讓眾人無語的同時又有些好奇,想出聲詢問,但都被和鄂爾勒克汗給阻止了。
好一會兒後,巴圖爾汗忽然問道:“如果我們在這裡等和碩特部過來,然後在這裡與明軍對決,我們能堅持多久?”
這個問題一出,眾人傻了。
搞不清楚巴圖爾汗話中的意思。
和鄂爾勒克汗錯愕之後低聲道:“巴圖爾,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先彆管那麼多,回答我的問題就是了!”
和鄂爾勒克汗被懟的一口氣差點沒上來,但還是忍住了,思索了幾息:“我們這裡還有一萬四千餘人,加上和碩特部的,合起來差不多四萬人,糧草最多隻能堅持五天時間。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的明軍射程最遠的火器是佛朗機炮,那種遠程爆炸的火器是三百到四百米左右,在我們回回炮的射程範圍內,但數量肯定超過我們極多。
無論是數量還是威力我們也不占優勢,如果他們彈藥數量足夠,一直抵近進攻,我們能堅持一天就算是不錯了。
但如果我們全力進攻,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戰線拉寬,例如三五裡、甚至七八裡寬,讓他們的飛雷炮的爆炸威力降到最低,百米內的傷亡會小很多,但靠近百米就容易被弓箭精準射殺!
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消耗明軍的火器,等他們火器消耗差不多了,我們就能突破防線,可明軍的火器數量我們不知道,這種方式不太可取。
第二種是密集性進攻,明軍的那種爆炸火器的威力發揮到了極大,前期傷亡很大,但可能因為人員密集,導致明軍攻擊不夠及時,衝入明軍陣中。
這一點已經在進攻隘口的時候得到了驗證。
一旦有一點防線被突破,其餘人就能順著突破口湧入,以點破麵。
明軍火器無法發揮作用,最終兩軍短兵相接,貼身肉搏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