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布置!”
這是洪承疇心裡話。
說實話,敵人的布置屬實超出了他的預計,在記憶中草原部落就隻會衝鋒、襲擾,依賴戰馬的機動性和衝擊性完成攻殺。
遼東乾掉建奴時,建奴三方聯軍也挖了壕溝,但建奴的很多武將都在遼東都司中任職,且與漢人混居,挖壕溝這事兒他們會這能理解。
可衛拉特四部遠離大明疆域,與漢人接觸也少,竟然也會挖壕溝,壕溝、土牆的配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這就很稀奇了。
想要往前推進,隻能先將壕溝內的敵人給清空掉,那麼就必須抵近百米甚至更近的地方,如此就會遭到壕溝後方土牆後回回炮或者燃燒箭、弓箭的攻擊。
就算是冒著極大傷亡清理掉了壕溝中的敵人,他們進入壕溝後又會被土牆後的射殺。
或者不進入壕溝,直接翻過土牆,但土牆一米五高,爬上去倒也簡單,那就成為了活靶子。
唯一的辦法就是飛雷炮覆蓋將土牆摧毀掉。
一念至此,洪承疇將分析向眾人講了一遍,而後看向孫應元:“孫指揮使,如果我們火炮覆蓋,毀掉這三道壕溝和三道土牆,需要多少飛雷彈?”
孫應元瞳孔一縮,立刻就明白了洪承疇的意思,快速分析了起來:“飛雷炮的精準性並沒有那麼高,若是無法掉落在土牆後方一兩米的地方,爆炸產生的氣浪也無法摧毀土牆。
無法徹底摧毀土牆,後方的軍士就會立刻進行修補,因為他們很清楚,土牆和壕溝是整體的,隻要土牆毀了壕溝的作用就失去了七八成。
三道長達兩三千米的土牆至少的四五千顆飛雷彈精準砸中,再算上精準性,那還得翻個兩三倍……達到一萬兩三千顆左右。”
分析到這裡,眾將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簡簡單單的三道土牆和壕溝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功效。
“大將軍,我們倒不是沒有這些飛雷炮和飛雷彈數量,西征大軍共有有飛雷炮一千八百門,顆粒化火藥的飛雷彈一萬六千顆,普通火藥的飛雷彈三萬六千顆。
掌心雷五萬六千顆,佛朗機炮八百門,子母彈七千兩百顆,標準燧發地雷六百顆,三弓床弩三十六座,爆炸箭和火油箭各五百根。
我們所在的南線領了其中五成,也就是有飛雷炮九百門,飛雷彈兩萬六千顆。
但我們和同行的甘肅鎮分兵了,甘肅鎮也帶走了一部分的火器,所以我們這裡隻有飛雷炮五百門,飛雷彈一萬五千顆。
毀掉土牆和壕溝後就剩下兩三千顆了,我們還要麵對至少三萬的大軍,而且還是騎兵。
哪怕是我們還有諸多的掌心雷以及佛朗機炮,但敵人在臨死之前瘋狂反撲也不是沒有可能衝過來。
隻要有一處防線破了,那我們所有火器就失去作用了,傷亡就會大幅度增加。”
洪承疇先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如果能將他們全殲,增加了一些傷亡,本將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問題是一旦飛雷炮如此的覆蓋了,敵人會不會看到如此強大的火力而畏懼了,直接用木排進入湖泊,然後木排覆蓋在積雪的堤壩之上,用來通行呢?”
我去……
眾將心中猛地一驚,渾身都猛地一緊。
明知前方必死無疑,那麼為什麼爬上積雪堤壩賭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