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童蒙講到這裡,眾人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一些。
朱童蒙也不在賣關子,繼續道:“如果說讓牧民都……或者有三成的耕種,那麼看優質的戰馬就少了,精湛的騎術的既能就慢慢的減退,彪悍的性格就會被耕地給束縛和消磨掉。
長此以往,衛拉特四部的百姓就喪失了騎射的技能以及逞凶好鬥的性格,變得和大明百姓無異,這一點可以從葉爾羌汗國得到驗證。
耕地如此,經商也是如此,牧民看到了經商的利益後,會不會放棄遊牧,改去經商、學手藝?
不用朝廷去下令強製,大量牧民就會選擇耕地和經商、手工業,因為他們想吃飽,就這麼簡單的道理。
一旦這部分人發生了轉變,另一邊固執的人想要搞事情都不可能,因為改變的這部分人絕對不允許未改變的這群人毀掉他們奮鬥而來的幸福生活。”
嘶……
眾將紛紛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滿的震驚之色。
朱童蒙說了這麼清楚了他們若是還不明白,那就真的是蠢的不行了。
這簡直就是釜底抽薪、抽薪止沸、絕其根本、斷絕根源的做法。
而且這幾乎是無解的。
苦了這麼多年了,現在終於有了能過上好日子的機會,誰不想過的好一些?
隻要朝廷開始製定各種惠民策略,有人仇視也好,有人觀望也罷,一定就會有牧民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那麼這第一部分的人就會有真金白銀的到賬,無論是耕種還是手工業、經商等等都是賺的盆滿缽滿。
大家都是下層百姓,都是被貴族壓迫的,日子都是隻能勉強糊口,一眼望不到頭的生活,憑什麼你現在就過的比我好?
觀望的百姓就會抱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心態,跟風加入。
三種狀態的百姓按照比例來看,大概是三成、六成、一成,隻要觀望的加入,那麼這事兒就算是成了。
至於說衛拉特四部的百姓學會了大明的農業技術以後會不會暗中積蓄力量來造反更不用擔心。
有戰馬和騎兵都能給他們打殘了,沒有戰馬和兵器那就是壯一點的豬而已,敢齜牙,就再打殘一次。
“伊犁河穀的地形地貌從東向西呈現出高山峽穀與草原、山河相間、開闊平原的過渡,末將以為最後朝廷的規劃是東部以畜牧業為主,西部則以農業、商事為主。
諸位對這第二條的建議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眾人陷入沉思,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是從根源上掐斷了造反的可能,他們有什麼反對的?
孫應元則是出聲了:“朱總兵,您這個提議非常的好,但在下有一點擔心……或者說疑惑。”
“大家今天是討論,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是這樣的……”
孫應元神色凝重了幾分:“按照之前的推測,衛拉特男性戰部族的四成五,成年男性占了男性的五成五,
而我們斬殺了他們十七萬人,算下來,他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親人被我們乾掉了,甚至很多家庭的父子兩人都被我們乾掉了,
殺父之仇、殺子之仇、殺夫之仇,可以說消息傳出他們會對我們恨之入骨的。
這種狀況下,即便是朝廷給予種種的惠民政令,他們會認同繼而倒向我們嗎?
失去至親之人,可不是一些錢財等等就能抵消的。”
“好問題!”
朱童蒙很是認可的點了點頭:“隻靠惠民政令自然是不行的,在公布這些策略之前,我們還要做一些準備,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