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不說,就這伊犁河穀和南疆的天氣情況,簡直比大明內地好太多了,尤其是伊犁河穀,簡直不要太舒服了。
他們也不認為朝廷是在騙他們,畢竟去那邊的商人還是有很多的,且有西征大軍十餘萬人,瞞不住的。
帶著心動,百姓們繼續往下看去。
“第十三問:新疆的農作物有哪些?”
“答:南疆以小麥、大麥為主,少部分水稻,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葡萄、甜瓜、石榴等瓜果;
北疆以春小麥、大麥、粟、黍為主,耕地極少,
伊犁河穀以春小麥、大麥為主,耕地極少,但農業潛力最大,至少能開墾數百上千萬畝優質耕地。”
“第十四問: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產出後如何處理?”
“答:農作物除百姓自留外,可以賣給牧民,以及通過南疆烏什、霍爾果斯河穀出口賣到哈薩克汗國等西部遊牧國家。
諸國雖然人口不多,但至少五百萬人以上,食用、釀酒、製醋、製醬、飴糖等等,預計每年至少需要兩千萬石以上的食物。”
……
“第三十二問:耕地價格?”
“答:南疆和伊犁河穀的現有熟地價格與內地一致,北疆便宜七成,可無息貸款,但需要十年內還清,有息貸款的利息可減半。
開墾荒地,五畝內免費,多出的按半價算,總上限十畝!且提供第一年的耕具、種子;。
後續若是不想耕種了,朝廷可以按照市麵價格回收多餘耕地。”
……
看到這裡,百姓們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如果說隻是環境好,他們還有待考慮,畢竟在吃飽穿暖麵前,環境什麼的統統往後站。
可現在不一樣了,那邊有巨大的機遇。
首先是耕地,五畝免費五畝半價這就等於節省了四十五兩銀子,對於百姓來說這可是一大筆的費用,而且前幾年還是免賦稅的。
相對耗費一些力氣,就不算什麼了。
而且那邊畜牧為主,牛、馬等等不缺,價格也遠比內地便宜,向皇家銀行貸款買一頭,開荒、翻耕簡直不要太輕鬆。
重要的是市場的供給問題,新疆以遊牧為主,現有耕地肯定不算多,那麼市場上肯定是供不應求。
十畝地畝產兩石,就是二十石,除去自留,至少能賣出十五兩銀子。
且大明內地牛羊肉一斤至少二十錢,可在新疆那邊一斤可能隻是內地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百姓們不想吃肉嗎?供應少、價格高,隻能看著肉吞口水。
而去了新疆後,收成高、物價低,簡直是絕了。
一時間,百姓們都激動了起來,他們總算是知道了為什麼朝廷會采取自願原則、最多遷移三十萬人了。
相對朝廷開出的這些條件,彆說自願了,給朝廷交一些銀子也不是不行。
三十萬人算什麼?膽子再大一些,五十萬、百萬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百姓們激動歸激動,但等他們看到最後的時候,相當大一部分的百姓笑容直接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