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聖旨從頒發到接旨人手上那是需要經曆‘迎、聽、供、行’等一整套流程的。
迎和聽是四步中最為隆重的,在衙門大堂或家中正廳設置一個‘香案’,在欽差宣讀聖旨之前或之後,通常會進行簡單的焚香叩拜儀式,這個香是敬給‘皇權’和‘天命’的。
而後全員出動,開中門,跪聽宣讀。
接過聖旨,招待完宣讀聖旨的人後,這道聖旨會用專用的木匣來珍藏,這個匣子被稱為‘聖旨匣’或‘誥敕匣’。
如果聖旨是封贈祖先的,需要供奉在祠堂裡,與祖先牌位一起接受祭祀。
如果是授予本人或者獎賞的聖旨,則是需要供奉在府邸正廳的中央位置或者一個高高的架子上,這個過程稱之為供奉中堂”。
這個供字本身就包含了敬畏、尊奉和時常祭祀的含義。
以後的重大節日時,還需要請出聖旨匣,再次焚香叩拜,以示不忘皇恩。
敢將聖旨隨意亂放的,被人發現參一個大不敬之罪,那就是吃不了兜著著。
大不敬可是十惡重罪之六,即便是因疏忽大意導致聖旨被汙損,最輕也得杖六十至一百。
同時,會伴隨革職或降級的行政處分,並罰俸,其仕途基本到此為止。
中等的如明知故犯、保管條件惡劣,導致聖旨破損,輕則勞役數年,重則直接流放,流放就意味著死亡。
最重處罰,諸如毀棄、焚燒聖旨,輕則斬首或絞刑,重則妻女沒官為奴,兒子流放,聖旨直接全家問斬。
這裡是海島,潮濕,環境不是很好,導致聖旨出了問題,再被有心人搞上一下,那樂子可就大了。
鄭芝龍帶著鄭家十幾名武將進入了臨時居住的房屋中,將聖旨恭恭敬敬的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帶著眾將三叩九拜。
做完了這一切之後,眾人才紛紛的長長的出了口氣,臉上滿是笑意。
“大將軍,您終於封爵了!”
“是呀,完全沒有想到,”
“這有什麼沒有想到的,按您的戰功早就應該封爵了!”
“對呀,您都是軍機大臣簡海軍總督,督四海軍事,除了爵位已經是封無可封了。”
“倒也不是沒有,諸如東宮三師三少,封贈祖先、家族等等,前者大將軍年齡不夠、資曆也還差點,後者基本都是在年紀大點了才會給的安慰,光宗耀祖。”
“你這不是廢話嘛,你咋不後以後配享太廟呢!”
“要我說伯爵也低……”
“閉嘴!”
一名鄭家小輩話還沒有說完,鄭芝龍便低喝一聲,雙眼狠狠的盯著出聲之人,眼中流轉的精芒讓小輩頭皮發麻,迅速的低下了頭,額頭布滿了冷汗。
“大、大……哥,鄭阜也是無心的,您不要生氣。”
鄭芝奇看著滿臉怒意的鄭芝龍低聲說了一句,而後看著低頭的鄭阜:“趕緊給大哥認錯。”
“大哥……我錯了!”
“慶功宴後自己去領十棍家法,再有下次,彆怪我將你直接踢出軍中,現在滾到門口去站好。”
“是!”
鄭阜渾身一哆嗦,立刻朝著門外走去,原本熱鬨的屋子瞬間就冷清了下來。
大哥沒參軍之前他們就害怕大哥,大哥參軍後一路晉升後,威壓日重,平日裡倒也還好,這種時候他們寧願上戰場衝殺一個時辰,都不願意麵對自家大哥。
好一會兒後,鄭芝豹硬著頭皮道:“大哥,整個大明的武將中論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