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姿意坐在竹林裡,身旁的小桌子上放著許多刻刀工具,今天在竹林中聽到的聲音,讓她有種衝動想製作一件簡單的樂器。
竹笛,洞簫。
蘭姿意拿起一根竹子,手指輕輕撫摸著竹身,仔細回想記憶中的製作方式,試圖找到合適的位置下刀。
然而,她的思緒卻不斷飄回那株大葉植物和清泉上。
那神奇的力量仿佛在召喚著她,讓她難以集中精力製作樂器。
正在這時,牧瑾瑜跑了過來,手裡拿著一片竹葉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
緊隨其後而來的是他的哥哥姐姐牧瑾棠牧蘭雅。
“媽媽,你看我吹得好不好?”他一臉求表揚地問道。
蘭姿意寵溺地笑了笑,思緒被拉回現實。
她重新專注於手中的竹子,回憶著曾經見過的竹笛樣式,開始精心雕刻起來。
隨著竹屑一點點落下,竹笛的形狀漸漸顯現。
她試著吹了一下尚未完工的竹笛,一陣悠揚的聲音傳出,笛聲竟與竹林中隨風吹來的沙沙聲相互呼應。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竟然覺得周圍的竹子似乎也受到了影響,微微搖晃起來。
蘭姿意心中一驚,她意識到竹笛或許也擁有特殊之處,畢竟製作竹笛的竹子是在大葉植物的附近砍伐而來。
她加快動作完成最後的工序,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這竹笛到底蘊含著怎樣的秘密力量。
剛才吹奏出的悠揚笛聲,吸引了三個孩子的注意力,牧瑾瑜疑惑地說:“媽媽,這是一種樂器嗎?吹奏出來的聲音好好聽,以前都沒聽過這種聲音呢。”
蘭姿意微笑著解釋道:“這是竹笛,是媽媽剛剛做好的。”
說著,她寫了一首過去經常吹奏,曲調悠揚悅耳,使人心情愉悅的《春到湘江》輕輕地吹了起來。
這次,笛聲更加悠楊悅耳,仿佛帶著某種魔力。
聽著笛聲,有一種身臨其境,兩岸秀麗的春光從身邊掠過來過,水麵波光粼粼,煙霧迷蒙的美麗景色。
如歌行板,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詆毀,時而激揚高唱,最為柔媚動人。和人們歡欣雀躍的壯誌豪情。
歡騰熱烈中又隱有深情交融,有奔放肆意的灑脫,詼諧中又摻雜著樂觀的生活態度,層次清晰的旋律把樂曲推向高潮。
因為吹奏過程中,太過於投入蘭姿意不知不覺中,把精神力灌入吹奏中。
周圍的竹子晃動得更明顯了,甚至連遠處的花草竹林也跟著輕輕擺動起來。
此番變化讓孩子們驚奇地瞪大了眼睛。
突然,天空中出現一道絢麗多彩的光線,直直地朝著竹笛射來。
蘭姿意一驚,下意識地將竹笛護在懷裡。
光線靠近後,蘭姿意才看清模樣,竟然是先前那隻被驚走的尋寶鳥,它圍著蘭姿意轉了一圈,嘰嘰喳喳的叫著。
仿佛在說:“這竹笛散發著特殊的生機之力,聲音也帶有治愈效果,實在是好聽死了……想要想要……你既然能製作出它,一定還能製造出更多的來,送給我吧,送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