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是國人值得驕傲的日子——香江回歸,舉國上下慶祝,連方明華兩個孩子所在的學校也舉辦了慶祝香江回歸的文藝演出。
艾敬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我的1997,終於來到了”
一大批人從香江離開,但有更多內地人湧入香江。
方明華要去燕京。
回到燕京賈章柯帶著劇組工作人員投入到緊張的後期製作中,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影片的後期製作,接下來就是影片送審,方明華接到賈章柯從燕京打來的電話,希望他最近來燕京一趟。
方明華答應了。
這件事作為出品方的盛世影視老總宋棠棠當然知道,晚飯後,兩人外出散步談起這件事。
“明華,這部電影,西影廠差點不和我們一起送審。”宋棠棠說道。
“為什麼?”
“他們廠長害怕電影送審不過,挨上級領導的批評,劉廠長還專門打電話給我向我訴苦,說我把他坑慘了。”
“嗬嗬,老是拍禁片?”方明華笑道。
“是啊.”宋棠棠歎口氣。
雖然現在盛世影視在國內如日中天,且不說連續拍了好幾部熱播的電視劇,就電影方麵也取代西影廠,成了有名的獲獎專業戶。
但卻麵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現實:
作為民營影視企業,沒有單獨發行影片的資格,隻能和國營電影廠聯合出品!
而西影廠,是合作最多的單位。
這裡麵一方麵兩家都在西京,大家都比較熟,另一方麵現在西影廠麵臨困境,省上領導希望通過雙方合作,能夠“拉”一把快要發不起工資的西影廠。
“最後劉廠長怎麼又同意了?”方明華問道。
“我說將專門為這部電影的送審去一趟燕京。”宋棠棠回答道:“還有,我同意再給他們增加20萬的管理費。”
所謂管理費就是盛世影視向西影廠買龍標的貼牌費。
“那這部電影你給西影廠的管理費就超過50萬了?比拍電影的成本還高?!”方明華驚訝道。
“那有什麼辦法?”宋棠棠歎口氣:“誰讓盛世影視是後媽養的?!”
聽了媳婦這句發脾氣的話,方明華忍不住笑起來。
“好啦.彆發牢騷了,你不是一直在爭取這事嗎?”方明華安慰道。
“難啊,主要還是政策限製。”
“彆急,現在國家在爭取加入to,明年政府要換屆,或許會推出新的一係列改革,沒準民營影視公司就可以單獨拍電影。”方明華解釋道。
“希望如此吧。”
最終國家是放開民營影視公司拍片、發行的權力,但具體是哪一年,方明華也沒記清楚。
“明華,你這次你去燕京,電影局的趙處長是個關鍵人物,屬於那種位置不顯赫但權力極大的人,你直接找他。”宋棠棠叮囑道。
“我明白。”
“有啥問題就找辦事處的廖亞偉,把他放在這個位置,就是讓他認識這些人的。”
“嗬?棠棠,你不放心我辦事啊?”方明華問道。
“當然不是的啦,夫君挺能乾的。”宋棠棠嬌笑道。
怎麼聽起來,有點敷衍的感覺?
兩天後,方明華提著行李包坐火車趕往燕京,先是住進朝陽裡的一家酒店,又給辦事處的廖亞偉打電話,讓他送一輛小車過來。
等一切準備就緒,方明華第二天早上開著廖亞偉送來的奧迪車去找賈章柯。
此時的賈章柯已經從燕電畢業,應聘到了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係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