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本屆評獎規定,參與終評的22本小說,由23名委員進行不記名投票選出最終獲獎作品,每人最多對五本書投讚成票。
按照獲得讚成票數從高到低排序,最多有五本書獲獎,且作品所獲得的讚成票數必須過半。
方明華按照要求,很快填好票單,放進投票箱裡,然後就出了會議室,大夥在酒店外麵散步,等待最後計票。
今天天很冷,西湖上還很意外飄起了零星小雪,天地間有些蕭瑟。
“明華,你覺得《活著》能獲獎嗎?”雷達站在方明華邊上,問道。
“真不好說。”方明華搖搖頭:“儘人事聽天命罷了。”
“我倒是覺得獲獎的可能性很大。你昨天那段話,對於評委還是很有觸動。”
雷達點上一支煙,看著湖麵上的殘荷:
“10年20年甚至30後,人們又怎麼看待我們這些人評出的作品?喂,明華,30年後我肯定見馬克思了,你到時候要我的墳前告訴我.算了彆告訴我,不知道最好,哈哈。”
雷達最後開起了玩笑。
10分鐘後,委員們又被請進會議室,作為這次評委會副主任委員主持計票工作,選定了計票人和監票人,還邀請了當地兩委公證處的工作人員現場監督。
很快,《白鹿原》的票數高居榜首。
這個結果不出乎大家的意料。
這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有目共睹,作品之外的一些因素得到妥善解決,那些原本有些猶豫的評委也投上讚成票。
《活著》竟然居於第二!
這讓方明華有些吃驚。
真如剛才雷達所說的,自己的那番話觸動了在場的評委?
很快,計票全部結束,陳本昌宣布了計票結果。
《白鹿原》以22票讚成,1票反對高居榜首!
《活著》以18票讚成,5票反對居於第二。
排名第五的是那本《騷動之秋》獲得12票讚成11票反對,讚成票數也過半!
等投票結束後,會議室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雖然並沒有當場宣布本屆獲獎名單,還需要上報作協有關領導審閱,按照評獎規則,獲獎數量是四到五部作品。
但究竟是四部還是五部,最終還需要作協有關領導和評委會辦公室綜合評定。
但看到是《騷動之秋》排在第五的時候,方明華就知道這次茅獎獲得作品將是五部。
政治正確嘛。
會議結束後,浙省文聯還邀請參會的評委們參觀了西湖、宋城、靈隱寺、京杭大運河等景點,玩了兩天後才各自返回單位。
方明華坐著杭州直達西京的火車軟臥,還沒到達西京,就接到餘樺從燕京打來的電話,聲音有些激動.
“明華,茅盾獎已經公布,我的《活著》獲獎了!”
“恭喜,恭喜。”方明華笑著說道。
“明華,謝謝你。”
“謝我什麼?你這是名至實歸,就等著請客吧。”
“你什麼時候來燕京?我要好好請你!”
“好啊,等我來燕京我給你打電話,二鍋頭我可不喝,我要喝茅台。”方明華開起玩笑來。
“沒問題,就茅台!管飽!”
兩人開了會玩笑,才掛了電話。
看著外麵蒼茫的田野,方明華臉上露出笑容。
茅獎已經公布,這一屆最起碼有兩部書實至名歸。
還有,陳中實也安心了吧?
果然,方明華剛剛回到西京,前腳才進家門後腳就接到陳中實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