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崢三人被留在了昆的營地,小十七載著方怡朝藥廠開去,他們的身後跟著一輛貨車,是昆派來送東西的。
“小姐,剛剛他們打電話說,小一的定位地點剛剛有變動了,好像在往國外去。”小十七一邊開著車,一邊向方怡彙報著最新情況。
“小一有發來消息嗎?”方怡皺眉,有些擔心。
“他說跟著大魚去做任務,並不是暴露。”小十七回應了一句。
“讓人時時盯著,一旦不對就讓他撤離!”方怡囑咐一句,然後拿出手機往外發消息。發給林叔的,如果出現意外,她希望林叔可以出手支援。
“好的小姐。”小七說完,減緩了車撥通電話和負責監視的人轉達了方怡的話。
回到藥廠後,方怡就直接回了實驗室,解藥數量比較大,她需要加班加點做出來。小五還在實驗室裡,兩小隻負責給他打下手,順便學一些基礎知識,主要是林嬋在學。
“小姐!”方怡回來的時候三人正在休息,看到來人,小五很高興。
“嗯,不要一直待在實驗室,帶她們出去轉轉!”方怡看了看蹲在地上滿臉無聊的林娟,囑咐完後就回了自己屋子。小五雖然也在製作解藥,可是數量遠遠不夠。且她暫時又不打算讓更多人知道解藥的製作方法,隻能親自上手。
方怡再出門已經是一周以後了,她把做出的解藥交給了小十七,讓他去送一趟。方怡正打算回去繼續奮鬥,就看到小七快步朝她走來。
“小姐,秦鶴想見你一麵。”小七明顯是得了消息匆匆趕來的,頭發被風吹的有些炸起。
方怡看著他,想了一會兒才記起秦鶴,也就是那個長相和秦戈一樣的人。
“他有什麼事?”方怡開口問道。
“他不肯說,一定要見到你才說。”小七皺眉,對秦鶴的行為有些不滿,卻又害怕耽誤方怡的事兒。
“走吧,我去會會他。”方怡提步走上前,順便打探起秦鶴最近的舉動。“他最近都在做什麼?”
“他一直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飯都是我們給他送去的,他在屋子裡連手機都不要!每天就直勾勾的坐在床上望著棚頂。”小七回憶著監控裡的情景,回答道。
方怡看著麵前的宿舍樓,沉默的往樓上走。來到秦鶴門門前時,她安靜的站在門口,沒做聲。掏出手機翻看了監控視頻,秦鶴正坐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什麼。
方怡默默的放回手機,敲響了秦鶴房門。
“你來了!”秦鶴打開門,看到門口站著的方怡,麵前露出一絲喜色。
“你找我有事?”方怡麵無表情的問他。
“你什麼時候把清景喊來,我想見他。”秦鶴把門敞開,朝屋裡走去,方怡也跟著進去。
“你見他做什麼?”方怡語氣有些冷漠,目光深邃。
“因為我的秘密隻能和林家人說。”秦鶴看了她一眼,回答的很自然。
“那你可以找林老頭,他也是林家人。”方怡瞥他一眼,沒有答應他的要求。
“……”秦鶴的表情有些懵,明顯沒想到方怡會這麼說。
“而且幫你喊人於我而言有什麼好處?”方怡又問,不給他仔細思考的時間。
“再說了,你的話還有待考證,你想好用什麼證明你自己了嗎?”方怡雙手環胸而抱,站在秦鶴對麵,居高臨下的看著他。
“你不是去驗證了嗎!”秦鶴被方怡接連的問題搞得反應有些遲鈍,聽到自己身份有待考證的話倒是很快反應過來,不滿的說了一句。
“沒時間,忘記了。”方怡說的淡然,倒是讓麵前的秦鶴有些抓狂。“再說了,你還沒說,做這些對我有什麼好處?”
秦鶴似乎知道些什麼,但他不願意和方怡說,所以方怡也不慣著他。雖然但是,反正自己不是真的多信任他,讓他換到宿舍居住,也不過想從中得到一些信息。不過秦鶴這人真的很狡猾,也忍得住寂寞,每天把自己關在小屋子裡,連電子設備都不玩,這是根本不打算給她得到有用消息的機會,因此方怡對他也沒了耐心。
“我在你這對你而言不就是最大的好處?”秦鶴滿臉的無語,“你以為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詐我嗎?秦戈是不會輕易讓我出事的,畢竟……”
秦鶴話說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很明顯後麵的話是不能說的。
“嘖,不就是想說你們秦家的原因,還以為這是什麼秘密?”方怡嘲諷道,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能讓秦戈無法放棄他的原因隻可能是家族和組織。至於是哪個,猜著玩,沒對基本就能肯定是另一個。
秦鶴沒說話,甚至表情都沒有變,不過他的沉默讓方怡確信了自己的想法,應該不是家族,而是組織。
至於為什麼?如果家族很重要,這人不會這般淡漠,就算他是假裝,人無意識的動作是可以看出來的。之前自己有觀察過,提及這人重要的事,關於林家的事兒的時候,他會蜷起手指,又會忍住自己握拳的衝動。
“你把清景喊來,你可以在旁邊聽我們說。”秦鶴沉默了許久,說了一句。
“哦~”方怡尾音上挑,應了一聲。“好。”
“如果還不行,我……”秦鶴說到一半,聽到方怡說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然後瞬間反應過來,忙道,“什麼時候?”
“我心情好的時候。”方怡笑著說了一句,然後轉身朝門外走,還留下一句,“求人幫忙就拿出求人幫忙的態度,想白嫖?嘖,誰教你的。”
“你等等,”秦鶴急了,站起身想要抓住方怡,見她步伐愈發的快,開口道,“我可以把秦戈的老巢位置告訴你。”方怡已經走到了門邊,一隻腳跨了出去。區北部邊境的一座山上,裡麵有大秘密!”見方怡依舊不理他,秦鶴喊道。“現在可以回來一下嗎?”
方怡停下腳步,想著被韓崢燒毀的花田和才炸毀不久的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