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和平共處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孩子的思維方式去降維式溝通。
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問題,去解決問題。
昨晚回到家,十三又在做手工,她做了個翻頁的解壓包,這是十三給它的命名。這東西是用她的一個大貓咪玩偶裡麵掏出來的棉絮,之前打算丟了,但見她用,也就留著了。
十三用a4紙剪成正方形,用寬透明膠把紙全部貼上,這樣不易壞,裡麵夾著棉絮,外層貼著漂亮的貼紙,捏著軟綿綿的。
中途她給我打電話,有一道題不會做,我讓她拿出來看,原來是卷子上把問題和解答分開了,我說你做的這個就是解答了。
大概檢查了,錯了幾道題,有些地方有進步。
檢查語文的時候,發現幾處寫的字有誤,讓她改正過來了。
她問氣球為什麼飛不過大氣層。我怕講不太清楚和明白,就搜索出來,挨著讀給她聽。
我們又說到了人造衛星,是因為有這題。它的用途等。然後又聊到了星球的問題。
我給十三講學習好物理,地理,化學,數學,那麼就如同你科學實驗那般應證結果。
每個人思維方式不一樣,我讓十三大膽一點,隻管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並付諸於行動實踐,不怕錯,隻有錯了我們才有機會去找到一條正確的解答方式。
我們談到了捷徑,十三問什麼是捷徑?
我說:“就是媽媽曾經想要爬上那座山的山頂,可是我一個人走了很多彎路,中途又迷路了,走了很久最後終於上了山頂。那時媽媽才發現了原來有一條可以直接通往山頂的路,然後我告訴你該怎麼直接上山頂,你就不會像媽媽這樣走彎路,也不會迷路,就叫捷徑。”
我和十三剛把作業檢查完,自然還有很多,我也不打算看了。
十三已經開始自己寫寒假的書法本了。
她已經寫了一單元了,但我看了字,我告訴她要好一點,不能為了寫完而不顧質量。
左爸回來,自然又要吃點宵夜的。
十三想吃外賣,我說就家裡隨便弄點就行。
“給你煎根烤腸吧!”我提議道。
“那媽媽你給我弄,我喜歡吃你弄的。”
十三你真是心疼我。
然後左爸給她弄,十三有些不開心,我秒懂,趕緊衝進廚房,接過左爸手中的筷子,親自動手起來。
“家裡沒番茄醬了,你看看還有沒有小袋的?”我說道。
十三去找到了,我給她煎好了,用簽子給她串了起來,她自己抹上番茄醬。
我不想進廚房,因為油味很重,尤其是睡前,我就不想弄到油味。
但十三硬要我動手,那就動手了。
有時我回來,煮一碗麵十三能吃完,我就笑她晚飯是不是沒吃。
早上聽十三奶奶說:“不曉得娃兒吃什麼?麵也不吃,粉也不吃。”
又聽左爸說:“那她媽煮麵她能吃完一大碗。”
哈哈,煮麵自然有很多煮法。十三奶奶煮麵就是麵裡麵丟幾片油麥菜。從鍋裡把豬油化了倒在我們麵碗,然後其他調料我們自己放。
我煮麵在乎麵的軟硬度,準備薑蒜爆香,蔥花最後放,翻炒一遍,立即起鍋,不會焦,也不會有生味。
番茄雞蛋麵,番茄的那個蒂一定要切掉,翻炒出番茄汁,和煎好的雞蛋一起熬湯。
十三奶奶喜歡把葁和蒜切成粗細不一的顆粒不爆香直接放麵裡。
因為我們不是同一個地方的,飲食方麵有很大的不同。
我那邊油水和葷食熱菜清淡偏多。左爸這邊素菜涼菜辣椒重口味偏多。最開始在左爸這邊,我都會備著小零食,因為每次都吃不飽。哈哈。
每次回我家,左爸都能跟著長很多斤。記得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左爸開始一七五的高,一百三十多斤,然後去了我家一周,長到了接近一百六。
我自己每次回家,也會長幾斤回來。
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生活總是有各種方式的存在,人生沒有完美,隻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接受力,坦然接受和麵對每一次的選擇,每一次所帶來的不同結果。
喜歡天才與廢材請大家收藏:()天才與廢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