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王詵到禦書房來感謝皇上並請假一事,楊光華心裡又多了一點底數。他明白了徽宗對蔡京的態度,也掌握了徽宗的又一個愛好。但他也清楚,要全麵了解這個跟自己同歲的小皇帝,洞悉他的所有秘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做多方麵的工作。如果不能全麵了解、真正洞悉徽宗的喜好及風格特點,就無法實施一係列行動,也難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因此,讀書時間結束、翰林侍講離開之後,楊光華就問徽宗:“皇上,皇子百天馬上要到了,您不是說過,要給皇子過百天賀喜的嗎?自從您登基以來,七八個月的時間,因為先帝還沒走,朝廷裡缺乏生氣和喜氣。現在先帝已經走了,皇子的百天也快要到了,我想為皇子百天賀喜的事,是不是該開始籌備了?我的理解是,為皇子賀喜,也就是為您賀喜。既然這樣,就該把好事辦得更好、喜上加喜才好。而要辦好,做好籌備工作是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的”。
皇上一聽,很是高興:“對,我還想著呢,那就按你的想法辦吧,不過也不著急。畢竟不是國家大事,不需要多大的排場,也不用興師動眾的。”
楊光華就說:“臣可不這麼認為。皇上的事,就是國家的事。國家的事雖有大小之分,可事關皇上的事,事關國脈的事,就是國家大事。所以這事要辦;不但要辦,而且要辦好,要辦得風光,出彩。既然是國家大事,就得提前籌備。籌備的過程也是歡喜的過程。在整個籌備過程當中,大家都高高興興歡歡喜喜的,滿朝文武都一身的喜氣,你想這乾起事來多有勁頭?咱們給皇子百天賀喜,這是一個契機,主要還是為了提升宮裡和朝廷的喜氣和正氣。正好官員調整又剛剛結束,新提拔了那麼多新的官員,於百官來說,這也是一個激勵和鼓舞。”
徽宗對楊光華的這一設想和安排,感到非常滿意。儘管皇子百天的事兒,是皇家的家事,但是大宋朝是趙家的,趙家的事也是朝廷的事,所以楊光華作為皇上的秘書,替皇上著想、提前安排、並且又想的那麼周到,徽宗從心底裡高興,就說:“好呀,你就看著組織安排吧。皇宮這邊,你就交給梁師成,整個活動的組織,你做總牽頭人,具體讓誰負責,怎麼辦,都由你安排。”
徽宗把為皇子做百歲賀喜的任務,直接交給了楊光華,這是楊光華沒想到的。他原以為自己提出建議,至於由誰來負責,那是皇上考慮的。他曾經想過,若按皇家的事來辦,皇上肯定安排梁師成;若按朝廷的大事來辦,就該找宰相韓忠彥,可他沒想到皇上乾脆直接就讓他來負責。既然剛才自己說為皇子百天賀喜也是國家大事,皇上沒說不妥也沒說不同意,那就以朝廷名義來辦,去找宰相。楊光華自己清楚,這種事,自己毫無經驗,可以說什麼都不懂,怎麼乾?皇上隻說把這事交給我,那我就可以再以皇上名義交給宰相。
於是他就來到政事堂。韓忠彥一看楊光華來了,趕忙迎到辦公室門口,拉著楊光華的手說,“哎喲,楊秘書,你肯到我這裡來,稀客,稀客。快,上茶。”
楊光華說:“不必了,皇上那邊事情多,我離開的時間不能長了。我就來跟您說點事。”
韓忠彥忙把楊光華拉著坐下來。楊光華就把他和皇上說的意思轉述給了韓忠彥。說完之後。他就問:“宰相,您覺得這件事是以朝廷的名義辦好,還是以皇家的名義辦好呢?”
韓忠彥沉思一會兒,先以探詢的口氣問,“不知皇上什麼意思啊?”
楊光華說:“皇上沒說,讓我來征求您的意見。您是百官之首啊,”
韓忠彥歎了口氣說,“唉,這事是得好好考慮考慮。我還是想再問一下,你沒從皇上的口氣裡感覺到他是什麼想法?”
楊光華說,“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實,皇上的意思呢,雖然不一定以朝廷的名義,但是,恐怕還得由朝廷來辦,隻是皇上沒有明說。”
韓忠彥皺著眉頭,慢條斯理地說:“既然這樣,我倒是有個想法,可皇家大半朝廷小半。”
楊光華愣了愣神,說:“請宰相恕我愚笨,不太明白您的意思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