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寧元年起,徽宗上朝的日子改為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稱之為“常朝”。參加常朝的人員為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其他日子,隔天一次,徽宗一律不參加,由宰相主持,參加人員為從五品以上官員。
因次日不逢常朝,早朝由宰相主持。而委任蔡攸為代理禮部尚書詔書,由蔡京宣布,顯然不合適。因此,按照徽宗的旨意,由楊光華宣布。
下了早朝,蔡京在眾臣恭賀聲中,跟楊光華一同離開大慶殿,來向皇上謝恩:“老臣謝皇上對老臣的關愛和照顧,對蔡攸的栽培,對蔡家的大恩大德。”
徽宗特彆喜歡聽蔡京說話。蔡京跟皇上說話,不但專挑好詞好句,而且聲音語調甚至語氣都悅耳動聽。徽宗聽完蔡京這話,麵帶微笑,親切地說:“就像你說的,舉賢不必親嘛,咱們唯才是舉呀。蔡攸既然有這個能力,不讓他乾讓誰乾?不讓他乾,那不是埋沒人才、浪費人才嗎?”
徽宗這些話,並不完全是誇讚。絕頂聰明的蔡京,自然聽得出來。但還是表現出特彆高興的樣子,說:“按照程序,尚書上任,皇上要親自與其談話的。皇上您看,什麼時間您跟蔡攸談一下?”
徽宗一頓,說:“他代理尚書,我就不談了。正常情況,我不談就該你談,老子跟兒子談這事,似乎也不太合適,對吧?我看就由光華跟他談吧。”
蔡京應道:“謝皇上,替我們想的這麼周到。老臣攜全家滿心滿意感謝皇上,終身伺候皇上,終生孝敬皇上。那,什麼時間談呢?”
徽宗就說:“既然讓光華談,就由光華定吧。”
蔡京這才轉身問楊光華。楊光華說:“下午吧,就在這裡”。
蔡京既高興,又有點不甘地走出了垂拱殿。蔡京原想,隻要皇上跟蔡攸談一下,有皇上的親自召見和麵談,那麼蔡攸轉正的可能性就大增,甚至就有把握。可現在皇上不想談,而是交給了楊光華,這檔次可就降了不老少呢,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因此他一邊走一邊搖頭。
蔡京回到辦公室,蔡攸已經在等他。蔡攸對宣布他為代理禮部尚書,有點兒不高興,所以看到蔡京回來,就嘟嘴吊臉繃眼皮,說道:“這是什麼事兒呀?您不是說,讓我做禮部尚書嗎?怎麼搞成代理了?”
蔡京一聽,火就不打一處來,將袖子一甩,指著蔡攸說:“你坐下!你也不拿鏡子照照你自己,你有多大能耐?你當天下人都不認得你,都不知道你那點本事?你弄個進士,是蔭補的;你這個代理尚書,是我,你老爹給你爭取來的,給你要來的,不是你靠本事掙來的;你當上工部侍郎,當初也是老爹給你要來的,也不是你靠本事拚來的,你知道嗎?按照朝廷的官員晉升規定,你從侍郎職位要再晉升,最少最少也得三年時間,你才乾了一年多呢,讓你代理,就是破格,就給你夠大的麵子了,你能不能乾住,還是未知數呢。我先跟你說,這一次其實皇上本來不同意,是我力爭才給你爭來的,你還不甘心不滿意,你憑什麼?”
蔡京本來就一肚子火,被蔡攸這幾句話,點燃了心裡的火藥桶。
蔡攸一看,自己的老爹發了這麼大火,自己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沒了脾氣。其實他也知道,自己跟尚書的水平差了不知多大的距離,再說禮部尚書需要很高的修養,尤其是文化內涵、學養知識水平和在官員當中的威望,這些他蔡攸都差得遠,他隻是想,先弄到一個尚書的職位,占住再說,反正有自己的老子,慢慢混著就穩住了。可是沒想到,隻弄了個代理,因此他很是不甘心也不高興。
但是聽到父親這一番教訓,蔡攸的不滿情緒,隻得硬壓到心裡,不再說彆的,隻問:“那按詔書上說的,我今天就去禮部上班呀?”
蔡京說:“你不用著急,在你上任前還有一個環節,該由皇上跟你談話。談過話,你才能正式上班,並且應該有宰相陪你去報到。可是我這個身份,顯然不合適。剛才我去向皇上稟報,皇上定了,下午啊,讓楊光華代表皇上跟你談話,談過話之後呢,再有楊光華陪你到禮部去報到。”
蔡攸聽到這裡,臉又吊起來了,很憋悶地說:“啥?楊光華跟我談話?還要陪我去報到?怎麼都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