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後,徽宗因朝堂上發生的事,心裡不舒暢,所以跟楊光華說完了關於蔡京和肖永福、江上雲,就一直在悶頭想心事。臨近午時,徽宗正想著早點回宮吃飯,蔡京來了。
一進門,跟楊光華點了點頭,就直奔皇上的龍案,行過禮,直接就說:“皇上,龍舟大賽,詔書還沒發吧?”
徽宗說:“你都沒看到,往哪裡發?下午吧,再潤色一下。”
“哦,這就好。您讓臣全麵負責龍舟大賽,臣就想先來稟報兩件事。免得詔書一旦發下去,就不好挽回了。”
徽宗點了點頭,說:“說吧。抓緊點,要吃飯了。”
蔡京就說:“好。這第一件事,就是費用問題。眼下咱們大宋朝共有二十三個路。臣建議,朝廷舉行大賽,應以路為單位派代表隊,各路可以組織各州府先行舉行預賽,然後根據各自預賽情況,組建自己的代表隊參加全國的大賽。那麼各路參賽隊,他們的費用,是由朝廷撥付給他們,還是由各路自己承擔?這裡麵包括各路派出的代表隊購買和製作設備設施的費用、來京路上的費用、在京期間住宿餐飲等一應費用。如果一律由朝廷撥付,那這個數可能就會很大。朝廷不撥付的話,都有各路獨自承擔,那麼遲早朝廷還得要撥付給他們。”
“第二件事兒。端午節本來就是個民間的大節,我們又搞龍舟大賽,到時候氣氛一定會非常熱烈。曆年端午節期間,因為天氣一般都好,商貿活動往往都是比較活躍的時期。京城每年端午節這天都有自發的廟會。今年,臣想能不能以朝廷的名義搞一個大型廟會。所謂大型廟會,一是規模大。往年隻是在金明池沿岸,今年可擴展到朱雀大街和禦街;二是時間長一點,由一天增加到五天,最少三天。可以將龍舟大賽作為端午廟會的首日。這樣,朝廷能增加一部分稅收,也能活躍京城和全國的商貿經濟,如果外邦和鄰國得到這個消息,他們一定也會派出商貿代表團來參加廟會。到時候,朝廷可以邀請他們觀摩龍舟大賽,這樣可以提高龍舟大賽的影響力,也擴大大宋在外邦和鄰國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
蔡京的話一說完,徽宗就乾脆利索的說道:“很好,愛卿考慮得很周到。第一件事兒,朕同意以各路為單位組隊參賽。以州府的話,太多,不好組織。各路參賽的費用由他們自己承擔,過後朝廷也不給他們補。如果他們有困難,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但是不得以此為理由,拒絕參加大賽,每個路都必須參加。凡是不參加者,不問理由,一律追責。”
“第二件事,廟會的事,朕覺得這是個大好事。通過廟會,給朝廷增加收入,還能活躍民間商貿氣氛,商貿交流也會興旺發達起來,還能擴大大宋在友邦和外國的影響力,一舉多得。非常好。時間嘛,朕看就五天。至於廟會由哪個部門負責,由你去定。光華......”
看到楊光華站起來應道:“臣在”,徽宗接著又說:“把端午節同時舉行廟會一事,寫到詔書裡,一並詔告全國。蔡愛卿啊,一定要把龍舟大賽和廟會,有機的結合好,安排好,組織好,不得出亂子。啊?”
皇上全麵肯定自己的建議,蔡京非常高興。便說:“遵旨,臣一定竭誠儘心,把這兩項大事辦好。”
蔡京轉身又來到楊光華跟前,說:“楊大人,朝會上你的發言,可謂高屋建瓴,太令人震撼了。老臣佩服。皇上讓老臣全麵負責龍舟大賽和廟會的事兒,還有日常的工作,就分外緊張,因此在端午節和廟會全部結束之前這段時間呀,朝廷有些重大事項,免不了要麻煩楊大人,還請楊大人多多支持,多多相幫。”
蔡京跟徽宗的對話,楊光華聽得一清二楚。楊光華不禁由衷的佩服蔡京的經驗之豐富,尤其是他能夠抓到皇上的敏感點兒,他所稟報的兩點,恰恰都是徽宗最感興趣的,這樣的點子大概隻有蔡京能想得到。當然楊光華也清楚,蔡京之所以這麼積極的推動龍舟大賽和廟會同時舉行,這裡邊的油水之大難以想象,這才是關鍵。於是楊光華笑著說:“宰相辛苦。本官也知道,這件事情非常繁雜,任務艱巨,特彆是同時舉行廟會,那任務更加繁重。有需要本官做的事兒,宰相你儘管吩咐,隻要皇上這邊能給本官時間,本官一定先做好宰相交代的事兒。”
其實蔡京這就是一番客氣話,他說的這話的核心,無非就是要讓楊光華知道,朝廷離了蔡京是不行的,重大的事項還是蔡京這個宰相來全麵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