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徽宗將楊光華和梁師成搜集到的情況,進行比對分析的同時,楊光華接到了禦史台和尚書省呈上來的五封彈劾奏章。
這些奏章的言辭非常犀利,內容涉及麵較大。特彆是陳中,他已經先後六次要求彈劾蔡京。他掌握了蔡京大量的資料,無非是蔡京貪汙受賄、徇私枉法、詆毀皇上、無視皇上尊嚴、挾私報複、打擊異己等;而其他幾封奏章,揭露了蔡京,從崇寧二年官員大清理到今,先後提拔親信為六品以上官員二百多人,而這些官員要麼在事先要麼在事後都給蔡京送過禮。其中原江寧知府,在被提拔為刑部侍郎後,在蔡京生日時,竟然直接送了一千五百貫,折合白銀可是相當於一千五百多兩。
根據崔浩的彈劾奏章,蔡京這些年僅受賄就達到一百多萬貫。
楊光華看了這些奏章,的確是非常吃驚,也非常震驚。當初他之所以力薦蔡京擔任宰相,主要是看中了蔡京能順應徽宗的心理和要求,也能推著徽宗往為所欲為的路上走,但絕沒想到,蔡京居然這麼能貪,這麼黑心,且這麼歹毒。這些彈劾奏章裡寫的內容,大多都與已經掌握的情況相重合,但也有一些是禦史們通過他們的渠道調查來的,並且特彆準確。針對這些新情況,楊光華請示徽宗:“皇上,這些奏章,您還看嗎?”
徽宗接過去,隻看了看都是誰寫的,然後還給楊光華,說:“朕就不細看了,你把這些奏章的內容,還有你報給我的那些,歸攏整理一下,重複的就算了,分門彆類的列出來,看看能有多少項多少條?”
直到此時,徽宗依然沒有透露梁師成手下的那支情報隊伍,因為梁師成的人搜集的情況,跟楊光華搜集到的基本重複,所以也就不需再用。當然,徽宗也不想讓楊光華知道梁師成的這支隊伍的存在。但事實上,楊光華早已知道。
楊光華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整理,最後概括出了十大條,其實要詳細拆解,二十條也容不下,但是楊光華存了一點自己的小心思。他想,還是要給蔡京留一點餘地,留一條後路,或者說留一個後門。否則,一棍子將蔡京打死的話,以徽宗的性格和對蔡京的感情來說,萬一徽宗要是後悔了,那他楊光華可就是替罪羊,到時徽宗就會把這股氣兒撒到他的頭上。
徽宗再次看過整理好的材料,就對楊光華說,“後天就是六月六了,朕要搬家。六月六之前呢,要把老蔡京這個事辦了。你,起草關於懲治蔡京的詔書,把這十條呢,就列為他的十大罪狀。不過,這封詔書不要向全國發,隻發到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員。這次的處理呢,既要讓他感到疼,同時也給他留條悔過自新的路。如果被處理以後,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嚴重錯誤,並能悔過,可以給他留點餘地。畢竟,跟章惇和曾布性質不同。同時呢,要把它貪的東西,不論土地,錢財、珠寶,通通收回來,收歸國庫。詔書寫好之後啊,我要親自給蔡京談。”
第二天恰逢常朝。在朝會上,一向都是蔡京侃侃而談,但這一次,蔡京卻一直弓著腰低著頭,瑟縮著一言不發。看來,他已經預感到自己的下場了。徽宗最後問:“宰相你還有事嗎?”
蔡京聲音也喑啞的說,“臣,無事。”
早朝開始前,楊光華逐個通知了高俅、參知政事、童貫、六部尚書、梁師成和朱緬等三品以上重臣,唯獨沒通知蔡京。早朝一結束,楊光華就走到蔡京身邊,對他說:“皇上讓你現在去垂拱殿。”
蔡京就跟在徽宗和楊光華的後麵,一路低著頭,來到了垂拱殿。高俅等人緊隨其後。
徽宗一直頭也不回,走到自己的龍椅上,坐下之後就挺起了腰板,兩手扶著龍案,看到大臣們分成兩列站在龍案的兩邊,蔡京耷拉著腦袋站在最前麵。
整個大殿裡鴉雀無聲,令人感到壓抑,甚至有些窒息。徽宗就這樣,兩手拄著龍案,兩眼盯著蔡京。眼看著蔡京的臉色,漸漸由白色變成了微紅,脖子上兩根粗大的青筋鼓脹起來,眼睛越睜越大。看著看著,突然怒喝道:“蔡京,你知罪嗎?”
蔡京聞聲渾身一抖,卻沒有吭氣。
徽宗又問,“朕問你,知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