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貫一進辦公大廳的門,楊光華就聽著二人的對話,此刻聽到徽宗叫他,便三步並作兩步,快速來到龍案前麵,剛靠近龍案,徽宗卻說:“來來來,這邊,來這邊,來,童貫你也來。”
按照規矩和禮儀,任何人都不得到皇上禦座或者龍椅跟前,也就是龍案的後麵,那個地方隻能有皇上坐,那是尊貴無比、至高至上的位置。可徽宗一高興,哪管得了這些,他是那種隻要高興了就不管不顧的人,什麼都可以不管,隻要他高興就行,所以又說了一遍:“過來,過來呀,你們兩個都過來,一邊一個,一起看看這個驗收方案”。
兩人隻好聽從皇上安排,繞到龍椅跟前,童貫自然最清楚尊卑貴賤,就先把楊光華推到皇上右邊的位置,自己則站到皇上左邊,一邊一個站定,陪著徽宗看那份驗收報告。一邊看著,徽宗一邊指指點點,一邊問著童貫。看了足足有半個時辰,徽宗居然一坐都沒坐,都是站著看。一看完,就十分得意且欣慰地說:“從這驗收報告上看,確實是嚴格貫徹了朕的思路,體現了朕的精神。不過,當初朕可是對你們說過,具體建設過程中,也要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和創造精神,不必在細枝末節上都拘泥於朕審定的方案嘛。”
童貫立即說道:“我們都記住您這話啦,就是這麼做的。有些小項目,有些細節,我們可以說是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呀。建設這個工程吧,朝廷舍得花錢,雇來的工匠都是全大宋最優秀的頂尖人才,用的材料,不管石料、木料、磚瓦、金屬料、泥水料、裝飾裝修材料、各式家具、花草樹木,全是選用的最好的、最能體現皇家風範和皇家氣派的。皇上您去看過就知道了。雖說花錢多了點,可那質量、那檔次、那氣派,絕對都是這個!”
童貫把大拇指翹得高高的,挺到徽宗眼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徽宗屏著呼吸、兩眼一眨不眨地看著童貫的嘴,似乎那裡能噴出金珠寶貝似的,直到童貫把大拇指翹到他眼前了,才呼出一直憋著的那口氣,說:“好,好!朕就怕你們為了省錢,搞得粗粗拉拉、簡陋小氣。乾大事、立大業的人,就不能小氣寒酸、不能斤斤計較畏首畏尾。如此說來,朕放心了,也更想看到真的活的了!不行,快,馬上走,去艮嶽!”
從童貫進來,徽宗就隻顧著審看報告、滔滔不絕地談論,說得口乾舌燥,也顧不得喝水,直到看完了,談論完了,這才接過小太監端過來的茶水,咕咚咕咚一下就喝下了一杯,也忘記了皇上應有的優雅和尊榮。
放下茶杯,接著就說,“光華,走,咱們去驗收艮嶽。馬上走。”
童貫問:“現在就去?”
“當然,現在馬上就去,必須的。”徽宗果決地說。
童貫卻說:“皇上,是這樣啊,艮嶽太大了,您就是什麼都不乾,什麼也不看,單純這樣走路,要轉上一圈,也得要小半天呐。您要去驗收的話,那些大殿裡麵,亭台樓閣裡麵,還有那麼多的假山,好幾座園中園,至少也要一整天吧?眼下離下班隻剩半個多時辰了,您現在去,這時間太短了,看不了多少東西的。”
徽宗說,“就現在去,朕必須現在去,朕一刻都等不了啦。現在、馬上就去看朕的艮嶽,去看看童貫給朕建起的這座超大型園林,到底有多麼的豪華,多麼的漂亮,多麼的令人心醉神迷;朕盼了多少年了,現在朕已經受不了啦,憋不住了,堅持不下去了。今天哪怕隻看一座建築,隻看一個大門口也行,明天再正式驗收啊。”
為了確保全部工程建設項目和裝飾裝修及美化優化項目的整體質量,童貫這幾天帶著工程總都監和京城最權威的裝修裝飾專家、環境管理專家、高級園藝大師,一直在艮嶽裡麵,對所有項目的每一個細節,都像繡花一樣仔細地檢查核驗。直到所有專家共同宣告“已經達到啟用標準”,童貫才立即坐上馬車,快速來向皇上報喜的。
童貫的馬車就在外麵,便坐著自己的馬車在前麵開路,楊光華和張寧陪皇上坐著皇上的輕型禦輦,風馳電掣般向艮嶽疾馳而去。
為了交通便利,從艮嶽到皇宮,專門修了一條跟禦道一樣寬、東北西南走向的大道,名為“萬歲大道”。出了皇宮,進入萬歲大道後,徽宗便催促著加快了速度。因為這條大道是禦道,按照朝廷的規定和祖製,這條大道是不允許平民百姓以及閒雜人員通行的,凡是經此道路的人,都要走萬歲大道兩旁的輔道,也就是人行道。由於這條大道雖已修成,但因艮嶽尚未正式啟用,大道便沒有正式開通,因此路上既無行人也無車輛。徽宗的馬車就跑得格外順暢,也格外的快。正常需要一個多時辰才能跑到的路程,不到兩刻鐘,就來到了艮嶽的正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