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逃回到京城,已近深夜時分。卸下盔甲,接著就來到高俅家裡。高俅一看童貫的臉色,心裡明白了一切,被驚的大張著嘴半天合不上。忙把童貫請到後堂坐下,先撫慰一番,接著童貫就把征討梁山過程中,九路大軍全部被打散打敗等等大致情況向高俅作了彙報,並特彆說道:“梁山賊寇的實力太強了,他們跟一般的土匪絕不一樣,他們不但有武藝高強的頭領,而且他們打仗有章法有套路,難怪呼延灼和關勝還有單魏二人都吃敗仗。不是下官無能,是他們確實太厲害了。”
事已至此,高俅隻好勸慰說,“唉,童樞密啊,也不要太煩惱了。這事呢,隻要瞞住皇上,就不是什麼天大的事。這樣,咱們現在就去告稟蔡太師,一起再商量個辦法。”
童貫和高俅當即就上馬,直接來到蔡府。此時已是深夜,叫開門後,等著蔡京穿好衣服,出來一看是童貫和高俅,就一切都明白了。童貫進門後直接向蔡京跪拜,淚如雨下,直說自己無能,打了敗仗,險些被俘等等。
蔡京也是一番勸慰,說:“唉,不要煩惱啦,也不要憂傷,勝敗兵家常事。再說,在你之前,咱已經敗了三陣了,誰也不可能一生都做常勝將軍嘛。隻是呢,你折了許多軍馬,又費了這麼多錢糧,還有那麼多軍官也都搭上了。這事兒啊,絕不敢讓皇上知道,你明白嗎?”
童貫又跪下,連連磕頭,說:“還請太師幫助遮蓋,保下官一命,下官終生感恩太師。”
蔡京說:“這倒不難,隻是啊,這梁山賊寇,如此囂張,朝廷不能等閒視之,也不能任其妄為呀,必須得消滅他們,我們就是豁出更大的代價,也得消滅他們。我看這事兒啊,到了現在這份上,就得太尉你親自掛帥了,給你配上幾個強有力的助手。不然,他們再發展下去,我們的人頭就得落地,更多的人就會遭殃。”
高俅聽了,覺得反正連輸了三仗,這三仗已經擺在這裡,皇上要是知道了,他高俅這官還能不能做下去,都難說。也既然這樣,就像蔡京說的,配上兩個得力的副手,征集一批得力的將領,把大宋朝最有作戰經驗和最能打仗的將領帶上,作為太尉親自出馬,單就這陣勢,說不定就能鎮住他們。此時,高俅想起了曾經聞名大宋的十節度使,像河南河北節度使王歡,京北節度使王文德等等,這十個節度使,都曾經在征伐西夏和遼國的時候建過大功,立過大業。對,這次就把他們都調來,同時呢,再把金陵那支朝廷最強大的水軍調來,這樣就可組織起一十三萬的騎兵、步兵和水軍,由十位節度使和金陵水軍將領劉夢龍統領,自己親自掛帥,前往征討。
就在高俅準備好了親率十三萬大軍征討梁山的時候,楊光華看到了鄭居中和禦史中丞崔靖建議朝廷招安梁山的奏書。楊光華覺得,招安梁山宋江等人,對於朝廷來說算是一樁善事,最起碼避免兵戈相向戰火蔓延、百姓民眾生靈塗炭。根據楊光華所得到的可靠消息,梁山最高決策者,特彆是頭領宋江、二把手盧俊義、軍師吳用,還有所謂的五虎大將等人,都盼望著朝廷招安。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拿著梁山這支隊伍作為籌碼,向朝廷要條件。他們期望招安的目的,無非是借機洗白自己的罪犯身份,進而到朝廷裡做官,高官厚祿,光宗耀祖福蔭後世。
從另一個角度說,他明知道憑著梁山現在的實力,高俅率軍征剿,是不可能取勝的。如果高俅不能取勝,那麼高俅勢必就會受到皇上的懲處,輕重且不說,最起碼會影響徽宗身邊這個統治集團結構的穩定性。倘若屆時蔡京、高俅一同被處理,那麼徽宗身邊沒了這兩個關鍵人物,也就是說無人助紂為虐了,朝廷的局麵說不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向另一麵發展,那樣對徽宗對大宋朝無疑是好事兒,最起碼這個已經生瘡的肌體會腐爛得慢一些,可是對於楊光華實現自己的目標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因此應當推動招安。
徽宗給楊光華和蔡京定的條件和標準是,涉及到江山社稷和皇位的特彆重大事項,要向他報告。這樣的事當然是符合徽宗規定的報告條件,因此楊光華決定把這兩份奏書和自己的建議向徽宗稟報。
楊光華來到小劇場時,看到徽宗懷抱一把琵琶,正在跟李明妃,還有讓劉飛鴻找來的幾個琴彈的好、曲兒唱的好的女孩,正在非常熱烈的討論著《陽春白雪》這首曲子。見楊光華來了,李明妃便招呼那幾個女孩兒去了隔壁的小舞廳,隻留下徽宗和楊光華。
楊光華把那兩封奏書遞給徽宗。徽宗說,“朕不看,你把意思說一下吧。”
楊光華就把兩封奏書的意思和自己的意見說了一下。不等楊光華說完,徽宗就很不耐煩地說道:“蔡京和高俅他們在乾什麼?童貫去征討的結果如何呀?我似乎聽說又不太妙吧?”
楊光華回道:“情況是不太妙,童貫已經打敗回到京城了,大概是不敢向您來稟報吧。正因為這樣,幾位大臣都要求朝廷對梁山招安,學習咱們大宋跟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的做法,朝廷在這事上招安的話,花不了多少錢,用不了多大勁,把這幫眼下勢力強大的人招到朝廷來,無非是給他們一個官職。朝廷的官職,讓誰乾誰不就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