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隻有李儒、法正兩人沉默不語。
劉霂無法與眾人說明自己心中所想,隻能慢慢安撫著眾人。
心想:“你們就知足吧,這要不是韓遂被其他事情掣肘,光是錢糧是打發不了他的。”
等眾人都退下以後,李儒才慢慢說道:“此次韓遂集結了三萬大軍大有不一舉滅掉我部決不罷休的氣勢,不會隻為了這些錢財而來,看來是他的後方出事了。”
法正也說道:“嗯,集中了那麼大的軍力卻來了個虎頭蛇尾,要不是有不得已的理由,決不會這樣。”
韓遂大營
閻行急切的追問著:“將軍,我們此次動用了全部的兵力,難道就是為了這些許的錢糧而來嗎?您不是說過此子不容小看,此時不除定為日後大患嗎,怎麼就答應了他們的條件呢。”
韓遂一轉頭盯著閻行說道:“連你也這樣想嗎。”
說著把一封書信扔在了閻行的身上:“看看吧,這是昨日夜間剛送來的密報。”
閻行撿起地上的書信快速的看著。
韓遂接著說道:“現在靖遠、白銀、樂都還有南麵的臨眺都有些亂了,程銀、梁興、成宜、馬玩等共有八部勢力都在集結調動兵馬,就等著咱們和劉霂拚個兩敗俱傷的時候來占咱們的便宜。”
閻行說道:“一群手下敗將而已,我不懼他們!”
韓遂一聽這話語氣也變的冰冷起來:“那馬騰、馬超父子呢,你也不懼嗎?剛剛來報在隴縣邊界處停著馬騰一支三千兵馬的精銳軍隊,而且在武威方向還有一支五千人的兵馬正在向此地而來。”
“今日如果不能談攏罷兵條件,一但開打,我們所麵對的就不單單是劉霂安定軍一家了。
一但戰事不順與安定軍僵在此地,那些人就會群起而攻之把我們的地盤分食乾淨。”
“這才是我今日同意與劉霂達成協議的原因,你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了,可與劉霂那小兒就這樣算了嗎!”
韓遂看著閻行接著說道:“我們這兩年確實吞並地盤太快了,引起了各路兵馬的注意。”
“現在先停一停,我再與你五千兵馬你駐守隴縣監視安定軍的動向,隻要他有大軍離開臨涇治所的動向你可便宜行事,但切記不要與馬超的部曲發行直接摩擦。”
“我自己引兵回冀縣等地,防止後方有人作亂,先穩定住現有的地盤,等我們消化完了再與那劉霂算賬,我不信我這個結義兄長能次次都出來調停。”
閻行拱手說道:“是,末將領命!”
劉霂大帳內
王召等人正在向劉霂稟報著著當下的形勢。
“大人,現在我們必須要拿下北地郡以做我安定後援,不然隻憑一郡之地力量還是過於弱小了,而拿下北地郡的諸多好處已說過多次在下就不用再說了。”
這時李儒說道:“可現在韓遂就算撤軍也會留下部分兵馬在此監視我們,我們隻要大軍向北一動他就會趁機襲我後方,必須要牽製住他們我部才能放心北上。”
眾人均在沉思辦法,劉霂說道:“牽製他們我有辦法,大家不用再想。”
劉霂轉身對王召接著說道:“為然兄,你向大家說一下北地郡的情況。”
王召說道:“現在北地一郡有戰兵三千人,主要屯於治所富平與中寧兩地,其中富平兵馬兩千五百人,中寧隻有五百戰兵和少量的輔兵守衛,總人數不足七百人。”
“由於北地上任太守病死於任上,近一年來朝廷沒有再派太守接任,現在主要由郡丞、郡尉等地方大家來共管郡事,所以整個郡內各自為政很是混亂,防備也很鬆懈是拿下他們的好時機。”
聽王召說完劉霂起身說道:“明日隻要韓遂大軍一撤,我部也全部撤回臨涇城待命。”
翌日,韓遂果然在收到劉霂的錢糧以後大軍陸續的開始回撤,兩軍慢慢開始脫離了接觸。
在雙方大軍完全脫離開後,馬超也來向劉霂辭行。
“二弟,現在已無戰事,臨涇城我就不去了,為兄就此回去了。”
劉霂卻一把拉住馬超的長袍說道:“兄長且慢,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弟還有一事相求兄長一定要幫我啊。”
馬超有些疑惑的問道:“韓軍已退,還能有什麼事?”
“大哥,韓軍是退了,那是因為有你在這兒,可你要一撤那閻行說不定還要回來再找我的麻煩。所以想請大哥的兵馬來華亭多住幾日幫二弟穩住局麵。”
“另外我接到密報說北部邊境有人趁我大軍與韓遂在此對峙之時起兵做亂,我要即刻前去平亂,所以這裡還要靠大哥幫我啊!”
馬超聽完劉霂說的話也有些為難的說道:“可是此次出來你伯父要我做完此事就快去與他會合,這樣一來要耽誤不少時日,恐怕要誤事了。”
“這樣吧,這兩日我必須要回,但我讓堂弟馬岱引一半兵馬在華亭駐紮,打出我馬家的旗號,諒他閻行也不敢直接與我部開戰,這樣一來你也可以安心去平亂了。”
劉霂一聽大喜道:“如此我心可安,大哥放心所留兵馬我會通知臨涇城好生供給糧草軍餉。”
接下來就是繼續向臨涇方向撤軍。
在走到一半時,劉霂突然把軍隊一分為二讓王召帶著兩千兵馬和傷員大張旗鼓的返回臨涇城,自己則會同李儒、法正引三千精銳和騎兵營悄悄折向北方。
夜晚走時,劉霂緊緊拉著王召的手說道:“我受於為然兄全權處理臨涇城的軍政防務,臨涇的一切就全都拜托為然兄了,切記臨涇城萬不可丟,要不然我等皆要無家可歸了。”
“公子請放心,有我在,臨涇城絕不會丟。”
王召的能力早就經過多次驗證了劉霂是相信的,可他是真的低估了自己這個謀士的膽量,以至於在多年以後提到此事劉霂都還感到後怕!
與王召分開之後劉霂按法正、李儒多次規劃的路線大軍先經平涼折向北方,過蕭關後沿清水河北上直抵中寧城下。
劉霂命令此次行進全軍隻攜帶半月的口糧,全軍快速行進必須在十五日內拿下中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