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霂覺得這家人很不錯,夜晚敲門肯定是有等不到明天的事。
這店家走進房內對著劉霂說道:“夜深打擾公子休息了。”
“無妨,老人家有何事,但說就是。”劉霂說道
“剛剛收到前線軍中兒子寄來的家信,老朽家中無人識字,看公子寬袍大袖文人打扮,定是識文斷字的;本欲明日再打擾公子,可家中婦人心中甚是想念兒子,這才夜深登門打擾公子給幫忙一閱。老朽感激。”
說著將一封信和一包東西放在食案上,“這是家中樹上所結的棗子,一點心意。”
“我等居往在此,多蒙照顧,還未來得及感謝;此舉手之勞,老人家何必如此客氣。”劉霂起身行禮說道。
“應當的”。店家頷首回禮
劉霂打開信件看到,大致意思就是他家兩個兒子在軍中都好,已經跟隨大軍回到了關中,現正在潼關駐紮。
此次托解甲同鄉捎來家書一封,以報平安,並問家中父母身體是否安康,妻子是否安好,小妹可曾許配人家;
另,此次托同鄉帶軍中所發軍餉五百錢,三百錢用以補貼家用,剩餘留做小妹日後嫁妝。
劉霂將信中意思一一念給老者聽,當念到二子都好時,劉霂發現老人的身體明顯放鬆了下來;深夜來此請人念信,除了他家婦人的意思外,他也恐怕是等不得天明了。
“兒行千裡,最放不下心的恐怕就是父母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劉霂心中想道。
送走了老人,劉霂把食案上的東西打開,分與二人吃,劉霂覺得自己也不像白天時那麼不堪;這不就起到作用了嘛。
看著食案上紅紅的棗子,劉霂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可以替彆人代寫家書啊,現在寫字識字還都是世家大族或是有錢人家,老百姓都為了一日兩餐奔波勞碌呢,大部分都不會寫字,甚至都不識字;”
“街亭這地方本就是商賈雲集之地,大部分都是異鄉人,我要是在繁華地段擺個攤,那寫信的人肯定少不了啊”
想到這裡,劉霂心中舒服了很多,“說乾明天就乾,打工沒人要我,就自己創業當老板。”
想著,劉霂自己也拿了一個棗子放進了嘴裡,“真甜。”
“公子,這棗子你恐怕早就吃過了吧,昨日我見店家女兒偷偷給你手裡塞了好多哦。”折虎那憨憨的臉上略帶著壞笑的說道。
劉霂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陳伯一眼,隻見陳伯也在看著他,隻是那表情卻特彆耐人尋味。
弄的劉霂臉都快紅了,“怎麼就忘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200瓦的大燈泡跟著呢,忘了背著他點了;”
轉天,劉霂就開始實施自己的想法,他先是讓折虎向店家去借一個書案和蒲團,自己則去陳伯那拿些錢買了筆墨。
這時的紙雖然已經發明出來,但價格昂貴還沒普及,尤其是在市井之中,往來傳信還是以竹簡為主。
“公子,店家沒有書案,給了一個食案,我看和書案大小差不多,將就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