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是此次主仆三人成行的原因。
結果在路過街亭時天氣驟熱,劉霂意外暈倒,在馬謖抱著宮行從懸崖摔下,意外來到了這裡,來到了劉霂身上。
相同的地名,前世相同的名字,引起了馬謖的誤會,鬨出了剛才逃跑的笑話。
聽到陳伯說道皇室宗親這些,劉霂以後主角稱呼改稱劉霂)心裡還挺美,好歹自己有宗親的身份,到哪兒不是高馬任騎,美女任泡。
可越往後聽,心裡越涼;到最後聽道都快活不下去要去老家謀活路了,劉霂心裡這個罵娘啊。
以前覺得劉玄德這個皇室後裔淪落到賣草鞋為生,已經夠慘了,和著自己比人家還慘。
人家好歹還有一個吃飯的營生呢,自己這什麼不會不說,還體弱多病,就隻能靠著這一老一少兩個仆人照顧。
直到聽完陳伯的敘述,劉霂抬起頭看著這兩人;
年長者是自己父親的仆從,名叫陳白紆,無字,年少時家中蒙難,走投無路時投奔正在固原任巡檢的父親,自此以後隨侍身旁三十餘年從未相離。
而那少年是其父平涼上任途中,以一塊餅子救下的孩子,當時隻有三四歲的年紀,其醒後遠遠相隨直到平涼城下;
其父憐其年幼,收在膝下,給劉霂做個兒伴,有時陪伴劉霂讀書,有時做些雜活。
其,天生神力,身背似虎,十歲有一天,徒手掰斷手臂粗的榆樹樹杆,霂父驚其天賦神力,取名折虎。
打量著這個與自己年紀相仿,塊頭卻能大出自己兩圈,身量高出自己大半頭不止的少年,馬謖內心突然湧出一種安全感。
“公子,你先吃口餅子吧,等到了前麵鎮上,找家客棧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看著陳伯遞過來的乾巴巴的麵餅,再看看他們乾裂的嘴唇,劉霂心中五味雜陳,說不出來是什麼滋味!
“你們吃吧,我不餓,你們也喝點水!”
二人沒有說話,連眼神都沒有碰一下,一個重新包好餅子,一個把水囊收了起來。
“你們怎麼不吃呢?”
“公子,老仆不餓;”
“我也不餓;”
“你們休要滿我,快吃些,再喝些水,我們再趕路”
陳伯眼一紅“公子如此體恤,老仆更是慚愧難當啊,沒有照顧好公子,老仆我對不起公子,更對不起老大人與我的重托。”
陳伯越說越急,最後竟急的又朝旁邊的樹上撞去,說要去追隨已故的老大人;
嚇的劉霂急忙和折虎一邊一個拉住他,劉霂心想這古人也太較真了,一個想不開怎麼就要尋短見啊。
後來接觸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他們這裡有很多人把信譽、仁義看的比自己的命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會出現那些生死之交、刎頸之交的人。
“陳伯你冷靜點,我這不沒事嘛,再說了,你走了,留下我們這兩個小的怎麼辦啊,你這樣做才是對不起家父啊”。劉霂一邊拉一邊解釋說。
這樣陳伯才安靜了下來,“公子說的對,老仆糊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