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你合計一下還有多少家沒換到布。沒換到布的都給換了,厚此薄彼不能做。家裡都換過布的,龍蝦就五分錢一斤折價換東西,也可以用大隊部裡的布給他們換,有彆的換也行,你們自己合計,也彆再組織人了。”老奶奶的話讓大隊長連忙稱是,空地上的村民都紛紛點頭稱好。村委會的乾部更是連聲應和。
文蕾看著老奶奶,一臉慈和,年齡應該有七十多歲,臉上沒一點老人斑,膚色不是很白,雙眼皮,高鼻梁,七十多歲依舊紅唇白牙。文蕾心想,年輕時不知道是怎樣的一個大美人。再看周圍村民和村乾部,老老少少看著老奶奶的眼神都充滿了敬重。
文蕾忍不住輕聲跟袁建說。“這老奶奶是誰啊?看大家都很尊敬她呢?”
“丫頭,想知道奶奶是誰啊?你叫我紀奶奶就行,奶奶和你馮爺爺住在村裡最南邊,有時間去奶奶家,奶奶給你們做好吃的。青山,這兩丫頭是個好的,村裡不能虧待人家。鐵蛋奶奶,我要是聽到你瞎咧咧,再亂罵人我就直接搬你家去住,聽到沒有?”
張大娘麻溜從地上爬起來,走到紀奶奶身邊蹲下。“大姑,我一定不犯混了,再犯渾你就用拐杖打我!”
“你也知道自己犯渾啊?以後我要是聽到你犯渾,我跟你大姑父就不來大隊部了,我們老兩口直接住你家讓你伺候。”紀奶奶佯裝怒氣,拍拍張大娘背,然後又小聲的說。“這日子都不容易,不過比以前好多了不是?最起碼餓不死人了,都好好活著,聽話啊!你叔還在家等我呢?我回去了。”
說著起身就要站起來,張大娘連忙起身攙扶。張族長也站了起來,想扶紀奶奶被村裡的小夥子眼疾手快落了後。張大娘攙扶紀奶奶左邊胳膊,一個年輕小夥子攙扶右胳膊,大隊長和蹲著的村民都站了起來。空地上的村民自動讓了一條路。
文蕾看著大家都起身準備相送,也跟了過去。紀奶奶伸出手,握住了文蕾一隻拍了拍說。“好孩子!不要你們送了,都該乾嘛乾嘛去。翠芬送我就行。”
目送紀奶奶離開,看著她離去背影。文蕾心中忍不住想,這究竟什麼樣一個人,又做過什麼事,才能得到整個村子的村民如此敬重。
紀奶奶離開後村民也都紛紛去上工了,一場鬨劇就這樣結束了。張飛來把碗洗好遞還給了丁雁羽,文蕾交代他今晚過來拿布,他點頭應了,然後背著背簍又去割豬草了。
文蕾和丁雁羽跟大隊長請了半天假,她們飯還沒吃呢?現在去上工,還要命不?
文蕾和丁雁羽回知青點,看看天兩點多了。兩人餓的前胸貼後背,今天早上可是先去的國營飯店,就喝了碗稀飯吃了個包子。文蕾從丁雁羽的背簍裡拿出剩下的米飯,本想做個蛋炒飯,又懶的動手。從炕櫃裡翻騰一陣,找出了袁慧蓮給帶的小菜和兩個罐頭。用荷葉卷吧卷吧,做了兩個飯團。
一人一個飯團,一個罐頭,坐在黃花梨雕花椅子上,吃的好不快活。
“文蕾,你說那紀奶奶什麼來頭啊?村裡人好尊敬她哦!比領導下鄉走訪都厲害。”丁雁羽嘴裡吃著食物,還不停的吧啦吧啦。
“人美心善!肯定做了了不起的事情,應該不止一件。要知道碗米恩鬥米仇,能受到如此待遇,我感覺應該做過很多大事情。一個人想得到那麼多人的敬重,不是很容易的事。”文蕾一邊思索,一邊感歎。
這個時候聰聰在空間搖頭晃腦的說道。“想知道問我啊?我知道那個紀奶奶的事。”
文蕾心想原來小家夥沒閒著啊,沒事肯定用意識把村子和周圍都探查了。從聰聰嘴裡文蕾知道了關於紀奶奶大概的一生。
紀奶奶是地主家大小姐,張來飛表姑奶奶。紀奶奶的叔叔是國民黨一個軍官,一家都已經逃往彎灣。抗戰時期,小日本燒殺搶奪,蘭溪大隊也沒躲過去。是紀奶奶帶著家丁幫忙,將整個村子裡的人都帶上了山。在山上沒吃的,紀奶奶組織家丁和青壯年打獵,有病重,病痛的她親自采藥醫治。馮爺爺是一個文人,一手好字堪比大家,鎮上供銷社曾經都是馮爺爺家的,建國直接捐了出去。
民國時期村裡有大半壯勞力被抓走充兵,紀奶奶邁著她的小腳,縣裡,市裡,省會都跑到了。
硬生生的把縣長拉下台,也把有關強征兵的官員都擼了個徹底,大隊裡壯勞力都被她從軍營領了回來。
張姓在蘭溪大隊是大姓,不過直係不多,都是佃農出身,也許是祖上跟隨了主家姓。張來飛的爺爺是紀奶奶舅家表弟,蘭溪大隊所有土地,曾經都是紀奶奶娘家和張來飛家的。
紀奶奶結婚後,就住在鎮上,文革後被村裡人給接了過來。
前些幾年鬨災荒,紀奶奶帶著一幫壯勞力做生意,組織人手進深山,讓大家度過了那些年。
村裡、鎮上受過她恩惠的人非常多,救過八路,給軍隊送過物資,打過鬼子。
她和馮爺爺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女兒當年參加了文工團,現如今居住的省會。二女嫁了軍人一直隨軍,大兒子在京市教學,二兒子在省會供銷社,三兒子抗戰時期犧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了聰聰的斷斷續續講述,文蕾對紀奶奶心生佩服!太厲害了,怪不得村裡人那麼敬重他。聰聰還告訴文蕾,馮爺爺差點被遊街了,馮爺爺在鎮上當過國明黨文書,期間偷偷的放走過好幾個八八路。
文蕾心裡有了一個大概,紀奶奶和馮爺爺怕是住在鎮上不安穩,到這邊不過是躲清靜來了。
【題外話這段故事有很多都是真實的,紀奶奶和馮爺爺的事跡和人物,大部分都是真的。我認識一個奶奶,小腳奶奶,已經仙逝。民國時期,她18歲告倒縣長,大字不認識一個。她的事跡被那個年代當地的人編歌唱頌,她九十多歲的時候唱給我聽過一次,那時沒想到記下來。六七十歲的時候,八零年後期因文革遺留問題,奶奶邁著小腳從農村走到縣城,去過去市區甚至到了省會,兒女們沒有一個支持他的。不僅不支持甚至阻止,說風涼話,奶奶堅持了三年,最後她成功了。奶奶真的很漂亮,八十多還是上麵描寫那樣,年少時生活優渥,叔叔是軍官,外婆家是大地主,文革被評為富農。關鍵奶奶一生都是傳奇,五八年都沒耽誤做生意,文革也許有的地方鬨的很凶,有的農村還是因人而異,馮爺爺當年還真沒被批鬥,不過經常有人找上門,但是小紅們到了奶奶家門口,都不敢進去。!馮爺爺八零年代末就去世了,死前早已經精神不清楚多年。紀奶奶的一生都寫滿了故事,隻是生長在農村,機會沒那麼多,如果奶奶生長在城市,她的一生會譜寫出世人都知道傳奇。她本應該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傳奇人物,可惜她的後代沒人遺傳了她的頭腦和智商。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筆,能提高,我會打聽清楚紀奶奶平生故事,寫寫她吧!】
【寶子們!這一章求點讚!!!】
喜歡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請大家收藏:()穿越70帶兄弟姐妹一起下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