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遠要住校的事,讓大舅媽心裡非常不得勁兒。
他的小兒子8歲就下鄉做了知青,13歲就考上了京大,本是應該讓她非常高興和興奮的事。
可大舅媽心裡就是高興不起來,太多的心疼早就掩蓋了那份喜悅。
可袁遠太過執拗,或許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對大學生活的抱著另一種向往,當然他也有想和張來飛在日日夜夜膩在一起的想法。
畢竟在鄉下的這些年,姐姐哥哥雖然都和他生活在一起,可時時刻刻從沒和他分開過的其實是張來飛。
其實,文蕾就沒打算過住進宿舍,袁家可是有她的單間存在。
哪怕不住進袁家,她都有想在京大附近或買或租一個房子。
誰能想到,她的計劃竟然讓袁遠給打破了。
文蕾暫時也沒辦法了,隻能硬著頭皮拖著行李去京大報名,並成功的住進了大學宿舍。
袁遠和張來飛進入大學後,兩個小家夥就成了脫韁的野馬。
稀奇的事那麼多,圖書館裡更有他們看不完的書,兩人都覺得時間都不夠用。
除了午飯時間,兩個小家夥會和文蕾他們一起吃飯,平時文蕾幾乎都看不到他們倆的身影。
晚飯,文蔚和肖青、袁建和顧瑤、文初和丁雁羽三對小夫妻都不會在食堂吃飯,他們可是要回家的。
而顧晨也同樣住進了大學宿舍。
並且,他每天吃晚飯時,總會特意等候著文蕾。
因此,晚飯文蕾幾乎都是和顧晨一起。
也因如此,文蕾和顧晨被同學們視作一對情侶,甚至很多次文蕾想躲著顧晨,都被同宿舍的室友硬推了出去。
文蕾對此事深感無力,卻又無可奈何。
再者,大家午飯都要聚在一起,況且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了這麼多年,一起經曆了如此多的事。
顧瑤都嫁進了袁家,成了她二嫂。
顧晨和她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根本沒辦法拉開距離。
隻是一起吃個晚飯罷了,一再躲避不僅顯得不近人情,也似乎太過矯情。
大學生活或許是這個時代人們的向往,但文蕾卻覺得枯燥乏味。
後世經曆了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堪稱黑色歲月的高中生活,再加上四年的大學生涯,畢業後她還做了小學老師。
對於文蕾來說,學校生活早已讓她心生倦意。
然而她畢竟穿越到了這個時代,她需要獲取這個時代的榮耀,也渴望擁有一張京大的畢業證。
但她又確實受不了宿舍集體生活,對於食堂飯菜她更是如同嚼蠟。
事實上,小院眾人吃慣了文蕾空間出品的食物,也對食堂飯菜難以下咽。
可如今的華夏,並非文蕾所設想的那樣,揮一揮大手便能在京大附近購置一套房子或者租下一個小院。
這個時候,京都的四合院幾乎都已充公,大多變成了大雜院,甚至那些巍峨古樸的官宦府邸,大多數也被收歸國有,重新分配使用。
住房資源緊張,分配製度嚴格,彆說求爺爺告奶奶了,哭爹喊娘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