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分發一張大餅,若仍有需求還可繼續索取。
另外再配一碗肉湯,其中點綴著幾絲肉片,雖然比不上青牙軍甲級軍,還配上鹹蛋,但這已足夠讓陳伏湧的軍士都心滿意足。
平常的時候,陳伏湧的總兵營主要吃的是一種名為“飧飯”的軍糧,其製作工藝是將煮熟的米飯晾至半乾,並經多次曝曬製成易於保存的乾米飯。
食用時僅需將其浸泡至軟。
此外,他們的行囊中還常備有雜餅、蒸餅,以及硬如石塊的鹽塊等。
而戰馬則配有乾酪,用來解渴。
在明朝的北方地區,此類軍糧廣為流傳,因其便於攜帶而被廣泛采用。
儘管在口感和營養價值上都乏善可陳,然而比上時常遭遇糧草短缺的困境,這般如此簡樸的夥食也難以得到保障。
相較之下,青牙軍的飲食安排顯得頗為優渥,每日皆能飽餐且有肉湯相伴。
這一差異讓陳伏湧的軍士都心生羨慕,甚至有人戲言,此次征戰,為了如此美味的夥食也足夠了。
對於陳伏湧而言,青牙軍的一切都顯得新奇無比。
他首先就是青牙軍特製的炊事車,不僅行動方便,而且出餐效率高得驚人。
陳伏湧就在旁邊看了一會,就發現這種炊事車,在一個時辰內,至少供應了青牙軍二百多人的飯菜。
這完全顛覆了他以往對於軍隊烹飪方式的認知。
更讓陳伏湧感到震驚的是,溫越還親自排隊領取飯菜。
溫越與軍士們如此同經艱難,也難怪青牙軍百戰百勝。
然而,對於青牙軍不單獨分配糧食,而是讓所有軍士排隊領取食物的方式。
陳伏湧的一些手下軍官持有不同意見,他們擔心這樣做,會讓己方的總兵營有依附青牙軍的危險。
甚至還有人暗地裡嘀咕,無法像以前那樣截留糧草以謀取私利。
但陳伏湧本人對此保持沉默。
畢竟,溫越說得不錯。
這種集中用餐的方式,可以加快行軍速度,及時把握戰機,並減少不必要的折損。
最近幾天,陳伏湧都在和溫越一起用餐,享受著青牙軍甲級軍的待遇。
而他的兒子陳得則帶領家丁押送後勤補給。
因為民夫的速度,跟不上專業的青牙軍輜重隊。
所以被遠遠地甩在了幾十裡之外。
吃過飯後,溫越和陳伏湧聚集在縣衙討論軍事。
縣衙的大門因戰火而損壞了一半,但主廳依然完好。
現在,這裡成了兩軍臨時的議事廳。
……
在明亮的燭光下,溫越和陳伏湧並肩坐在主位上,其餘的青牙軍將領——祖柏、張大春、高嚴、鐘大成、王鉤、吳春章、沈其士等人則坐在左側的下首位置。
而陳伏湧的營內將領,包括幾個千總和把總,則坐在右側的下首位置。
按照明朝的習慣,右邊是更為尊貴的位置,溫越這樣安排顯然是出於對陳伏湧的尊重。
然而,看著溫越麾下的將領們身披精良的甲胄,穿著保暖的紅色大氅,那股銳氣淩人,再看看自己的部下打扮……
陳伏湧心中的滋味,真是莫名複雜。
由於青牙軍之前並未與流寇交過手,對於流寇的戰力和戰術並不熟悉。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陳伏湧自然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分享。
而他身為河南副總兵,身份高貴,麾下又管著許多兵馬,在河南一帶都受到其他人尊敬。
不過在跟隨青牙軍出征後,風頭似乎都被溫越的部隊搶走了,這讓他感到有些不太舒服。
陳伏湧緩緩道:“根據之前我等與流寇的交戰,流寇的組織,大概是分為伍長、什長、哨總、部總到都尉幾個層級。
“其戰鬥中喜歡善於利用地形和伏擊,總是交替掩護,令人難以防範。
“作戰的時候,流寇的陣型一般是有五層,最外層是饑民,其次是步兵,再往裡是騎兵,然後是精銳的驍勇騎兵,最後是老賊的兵營和家屬。
“如果我等的攻擊突破了前三層,他們的精兵會拚命抵抗。
“不過一旦形勢不利,他們會立即撤退,憑借精銳的騎兵和驍勇戰士,逃跑之後,很快就能重新挾裹數萬饑民。
“這些老賊精賊,個個都能騎馬,有的甚至能騎兩、三匹馬。
“而官軍的騎兵數量有限,追趕起來非常困難。
“並且如果追得太緊,我們的糧草就會供應不及時,往往這個時候,就是流賊反擊的時候。
“故此,這幾次作戰,我河南官兵每次都是大敗而歸。”
說到這,陳伏湧頓了頓,又道:“而且流賊喜歡使用間諜,混入城中偵察情報,再尋找饑民作為內應。
“將軍賑濟的那數千災民中,可能就隱藏著許多這樣的細作,我們不得不防。”
溫越沉思。
陳伏湧所說的,與他自己在史料中了解到的李自成等農民軍的情況相差不大。
流賊通常避免與官軍正麵對陣,他們善於撤退和誘敵。
根據陳伏湧的說法,流賊的戰術正好與建虜的戰術截然不同。
流賊喜歡將饑民置於前線,精銳部隊則隱藏在後方。
這種策略使得擊潰他們的部隊非常容易,可是想要徹底消滅他們卻相當困難。
一旦戰局對他們不利,流賊便會迅速帶領核心成員撤離,反正現在天下饑荒,饑民遍地,輕而易舉,可以再次聚集起數十萬大軍。
所以,對付這些流寇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更是政治上的挑戰啊。
除非當地的官員能夠一直穩定河南局勢,並有足夠的糧食救濟當地百姓,否則流寇的問題無法徹底解決。
光靠著自己一個“救火員”,是絕對不行的。
青牙軍尚未與流賊交過手,在未充分了解流賊的戰術之前,必須謹慎行事,不能輕率冒進。
等到習慣了流賊的戰術後。
再尋個機會,給予其致命一擊。
這時,熊一揚站起身,掃了周邊眾人一眼說道:“根據情報局所探,汝州的流寇首領主要有三人,名叫李果,劉良翻,毫七藥。
“他們流賊中,有數百名老營兵,精騎兩千,以及三萬多被迫跟隨的饑民。
“但是,由於饑民人數眾多,組織混亂,這些饑民具體的編製和人數難以準確掌握。
“而汝州現在情況非常危急,知州錢正作聽說有我等增援過來,極其振奮,期待我軍能儘快馳援。”
在每次戰鬥開始前,青牙軍都會儘可能收集詳細情報,以便為大軍的行動提供準確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