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溫越又想起一件事情,問道:“我記得朝廷有撥下有一千杆魯密銃,本將曾吩咐過,將其中五百杆改成自發火銃,軍工廠可完畢了?”
朝安急忙回答,早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就已經改造完畢。
也發到各軍中去了。
但眾將都是覺得不太好,改成自發火銃,就會讓魯密銃啞火率變高。
畢竟,在戰場戰鬥的時候。
如果火銃兵手上的火銃啞火,就要重新退彈重新裝填。
而在戰鬥時候,精神緊繃的狀態,有軍士會忘記火銃裡麵還有彈藥,下意識再往裡麵裝彈,這樣再次擊發火銃就會炸膛,傷己傷人。
相比於混戰時候的使用的手銃。
手銃啞火了,丟掉拿另一把出來就行。
可長杆的燧發火銃,在陣列的時候,是不可能隨意丟棄的,一旦炸膛,己方誤傷率太大。
聽到眾將的建議。
溫越決定即便是未來燧發火銃的庫存上來後。
他也不打算強迫所有軍士都使用火銃。
等在日後的戰爭中,繼續研發燧發槍,完善其技術,提高軍士們對使用的燧發火銃的信心才行。
溫越淡淡道:“先這樣吧,朝安,燧發手銃的事情,你要放在心上,今年至少要打造伍千杆出來。”
聽到這話。
眾將興奮不已,各自討論起來,若是分到了手銃之後,該如何改變與敵人作戰方法。
……
看過騎兵訓練之後。
溫越回來到了山海關鎮國將軍府。
他著手於正式開始編練新兵了。
這第一步,就是五千新軍如何招募,如何訓練。
目前溫越的軍隊,有七個步兵千總,一個騎兵千總,和一個輜重兵千總,還有熊一揚的夜不收千總,再加上溫越自己的親衛營。
這約莫九千六百多人,對外稱是一萬。
這些人中,大部分是跟著溫越多次戰鬥,出生入死的老兵。
其中熊一揚的夜不收千總,由於培養夜不收需要時間,招收困難,再加上情報局的成立,內務科挑走了許多人手。
所以熊一揚的夜不收千總,隻有千總名號,但人數隻有三百多人。
考慮到這一點。
溫越打算從高嚴的騎兵千總中,也挑選一些精明強乾的人出來,專門訓練戰場偵測。
等在戰爭的時候,可以解決大軍偵探人手不夠的事宜。
溫越的親衛營,有親衛三百人。
這三百人分成了六隊,一隊五十人,三隊為火銃手,三隊為刀盾手。
平日裡也是儀仗隊,各種禮儀上,也可見他們的身影。
熱這三百人要和夜不收一樣,進行夜不收訓練,提高他們的個人武力水平。
另外,溫越還想著每個步卒千總中都配有不少馬匹,不如從中尋一些強悍之士和夜不收一起訓練,以便各個步兵千總在戰場上消息靈通。
另外王鉤的炮兵千總和熊一樣的夜不收千總一樣。
也是需要專門的培養人才,處於不滿員狀態。
溫越擴展新軍,也要關注其中是否有符合夜不收和炮兵人才的。
若是有,則由夜不收和炮兵兩個千總優先編入。
此外再來重新編製新兵步卒千總。
按照一個千總九百餘人計算,新軍五千多人,則至少需要五個千總。
若是多餘出來的新兵人數不少,再另外新設一個千總。
如此一來。
又有不少人可以升官了。
新軍千總,自然從現有的老軍各資深把隊中選出。
這方麵人才也多。
有雷病顯,黃金玉,吳春章,沈其士,田覺知,應儘乙等。
溫越拿到這些名單後。
思索一二,在上麵畫了幾個圈,選了幾人出來。
如雷病顯和黃金玉兩人,都是祖柏千總下的軍官,早在青牙軍建軍的時候,就有著不凡表現。
而除了千總外,還有二十多個新出現的把隊位置,八十多個甲長位置,以及許多伍長位置。
這出現的龐大軍官位置,引起了不少青牙軍老兵的渴望。
青牙軍中常年保持著競爭和向上氣氛。
許多人都在努力表現,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出現在新軍軍官名單上。
軍官的晉升權力。
不在參謀局的手上,是在鎮撫局的手上。
參謀局隻有推舉權,決定權則在鎮撫局。
對於這些老軍的渴望,接到推舉名單的鎮撫局的官員們,一一審核,將各軍官平日裡的表現彙總得出建議,供上麵參考。
最後一一彙總到幕府當中,呈到溫越手上。
……
除了軍官升遷外。
關外許多百姓也在緊緊盯著,青牙軍將要招募的五千餘新兵的名額。
如今的青牙軍,在關外的地位極高,待遇優良。
他們閒時回家時候,英姿颯爽,許多年輕人看著都是心向往之。
那些家中有當兵的軍戶,走在外麵個個都是神氣高昂,得意非凡。
他們不僅有專門的待遇享受,更是受到了許多文人商人的巴結。
在青牙堡經營,無論是設廠還是開鋪,都需要當地軍戶為擔保人。
不與軍戶們打好關係,完全不能立足。
畢竟,青牙堡是關外的最富饒的地方。
青牙軍的將士大都從這裡出身。
每次出戰都能獲得大量的分賞。
每家都是富足,有著大量的商機。
隻要是有點眼界的人,都想方設法,擠破頭顱進來。
現在不是以前了。
以前溫越治下民眾數量就那麼多,幾乎是每家隻要有適齡男兒,就要參軍入伍。
現在溫越治下百姓有數十萬。
從中挑選五千新軍名額,進入青牙軍,可以慢慢挑選。
按照溫越本來的意思。
新軍的名額,從新設屯堡中的新軍戶中挑選。
但考慮到新屯堡中,還有許多流民災民在屯田,沒有完善。
而且現在各屯堡實行的是營田製。
暫時沒有給每個新軍戶都分下田地。
所以溫越考慮後,這五千餘新軍名額,就不全部都在新屯堡中招募。
那些舊屯堡的青壯也可以報名參與。
和老軍一樣。
新軍招募完畢後,會發下盔甲兵器,軍服被服等。
提供每日的夥食,但不發下糧餉。
米糧錢財全憑戰時殺敵分賞所得。
參軍五年後,可以選擇退役。
退役後,可發下關外軍戶戶籍,分得田地五十畝,以及相應的耕牛農具等。
平日作戰的武器,除火器外,其餘都可以領走,傳承下去。
崇禎元年三月一日。
青牙軍設立在山海關、中前所、青牙堡、前屯衛、寧遠城等各城外的招兵處,人頭湧動。
擠滿了前來報名參與的青壯。
招兵時間一連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