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幾場戰事,溫越奪回騾馬兩萬多匹,這些馬匹送入關外後,溫越專門建造了好些個草場。
現在賣掉一半,正好減輕一些糧草、草料的負擔。
接下來,溫越又叮囑了馬世蛇幾句。
雖然馬匹由他負責售賣,但其中三千匹騾馬必須先售賣給山海關外,溫越治下的軍民,而且價格必須得優惠,不能漲價。
其餘剩下的七千多匹馬,才準售賣到其他地方。
青牙堡和中前所的軍民,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溫飽問題不愁了。
現在所需要的就是一些能夠彰顯自己身份的物品。
就如後世的百姓,富足了之後,就會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比如蓋房子,買車子等。
房子是不用想了。
關外土地控製的嚴格,多數用來種田,溫越也不想在自己的治下出現土地兼並的事情。
建造豪宅,鋪張浪費是絕對禁止的。
而“車子”則是可以。
買一匹馬,不僅可以用來騎坐趕路,彰顯身份,也可以用來拖運貨物,甚至用來耕田,用途不小。
因此溫越欲售馬的消息傳出後。
山海關外,頓時起了購買馬匹心思的人不少,許多青牙堡和中前所的軍戶,都湧入馬氏商行詢問如何個出售法。
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最後因為實在想要購買的百姓太多,馬匹的數量又有限,出售馬匹的方式變成了抽簽形式。
隻有抽到了簽,才有資格購買。
而其他後麵進入山海關外的軍戶百姓,看到這般情景,都暗恨自己為什麼不是青牙堡、中前所兩地的軍戶。
這讓青牙堡、中前所的老軍戶們神情高昂的同時,也慶幸自己運氣不錯,跟隨鎮國將軍很早,才有這福利優惠。
另外防止有心人哄抬物價,破壞市場。
溫越又嚴令下去,購買到騾馬的治下軍民,每年都要領著馬匹到各自的官府報道。
三年後才能轉賣,否則重罰三十石米糧。
出售馬匹的行動,動靜不小。
關外三千匹馬,幾乎一售而空。
而剩餘出售到關內的騾馬,也被爭搶得熱烈。
許多永平府、順天府的富戶都向溫越購買騾馬,其中不少豪強礦主,商家商行等。
聽聞溫越不收銀子,隻收米糧物資。
各買家驚訝嘟囔,卻又無奈用各種物資與溫越交易。
如米糧、絹布、煤鐵等。
一時間,溫越收獲最多的則是煤鐵等物。
大明的煤鐵市場龐大,鐵器銷售數量大。
所以販賣煤鐵是除了販鹽以外獲利最豐的行業。
而與販鹽不同的是,私自販鹽是違法行為,會受到官府的嚴懲。
而煤鐵則是民間官府都有。
從明中期開始,鐵器的售賣民營礦業就已經替代官府,成了主導地位。
甚至連朝廷所用的鐵礦、都是要從民間購買獲得。
沒得辦法,對於鐵礦的管理,朝廷決定采用執照抽稅,抽取鐵課的辦法。
然而,從明朝中期開始。
各個地方的礦山,就已經被地方豪強侵占。
這些豪強不僅很少有交稅的,後台又是各地藩王,宮內有權有勢的太監,非常難纏。
溫越出售馬匹的事情,弄得很響亮。
他出售的這批馬匹從哪裡弄來的,大家也都猜的出來,但沒人敢做聲去管。
由此。
溫越搶來的騾馬不斷被售賣,各地收來的米糧、貨物逐漸堆滿了庫房。
與此同時。
關外大興土木,開墾田地也在快速進行。
打算能趕在開春之前,建起不少屯堡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