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大戰似乎就在昨日,而今日已經過了大半年了。
天啟六年要過去了。
溫越心中感歎了一聲,思緒回來。
李昌荼所說改良的營田製,頗有可行性。
不與彆地,其他地方的軍戶戶籍是完全不值錢的,尋常百姓避而遠之。
而自己關外的軍戶非常稀罕。
許多軍戶都想著將自己的戶口改成軍戶。
這在大明其他的地方,是完全沒有的跡象。
許多家中有參軍的,儼然其家的地位就比其他百姓要高上一等。
受限於財力。
接下來的幾年內,溫越並不打算再擴建多少軍隊。
有道是,兵貴於精不在多。
今明兩年,溫越隻打算再擴編五千新軍。
往年溫越擴編新軍,幾乎要把治下的軍戶人口全部要抽調一人。
可是如今新增人口,就有十幾萬能夠成為兵丁的壯年男子。
人多肉少,為了搶奪這些兵額,不論是新軍戶還是老軍戶都在爭取。
溫越完全有著充足預備兵丁去挑選。
李昌荼所說的營田製如果實施。
未來為了爭取兵額,為了自己能夠獲得田地傳承下去。
想來治下的百姓,會努力奮鬥,努力耕作。
而以李昌荼實乾派來說,他長於實乾,少於謀劃,應當是想不出如此謀策,想來一定肯定是彆人所提,不是葉芝西就是宋潮了。
至於李昌荼又提到,屯堡內的文吏也要獲取田地。
這讓溫越意識到。
自己這個集團可以有了主觀進取心,有了自己的思考,會提出辦法維護自身的利益,同時也有排擠外界進來的利益爭取者。
而這種變化的結果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外的方向發展。
溫越並不打算現在就去插手。
讓時間決定,視其發展,再進行插手與否。
……
天啟六年,十一月初四日。
溫越批複了李昌荼的文案,讚同了他的改良營田製。
初八日。
山海關外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屯田。
設立屯堡,開墾荒地,這又是一大筆的支出。
雖然,溫越決定新開墾的,在寧遠城南邊的屯堡,都不需要建設圍牆,堡牆,但開墾田地的所需要的錢糧都是巨多。
這連番幾月,溫越供養這些難民,保證他們的每日的口糧,已經消耗了不少錢糧。
現在又要開墾田地,初期所支出的口糧,輜重,物料就不知道需要個怎樣的天文數字。
存在山海關、中前所、青牙堡以及各地的糧米錢財並不多了。
便是之前搶回了不少米糧,現在總體米糧不超過四十萬石。
能夠維持如今治下的幾十萬百姓多久所需,很難確定。
如果要開始大規模的屯田,花費的更多。
在其他人的眼裡。
溫越便如財神爺來說,能拿出來的米糧總是源源不絕,根本沒有斷過的意思。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溫越當家有當家的難處。
如果不是前幾個月的戰事,奪回了大量的米糧錢財,加上各種牲畜,緞匹等,維持下來,恐怕現在根本沒有這麼大的手筆,去開展屯田事宜。
耕牛數量堪堪夠用。
而幾年前,溫越經過馬世蛇的建議,專門開設了畜牧場,用母牛養殖小牛。
經過這些時間。
原本兩千多頭耕牛,現在已經生下了幾百頭小牛。
加上這次奪回來的耕牛數量,等著再過一些時間,耕牛的數量隻會越來越多,不用再擔心了。
與耕牛一樣的。
自己奪回來的豬羊等,也設有專門的養殖場,繁殖小豬小羊不是難事。
而且豬羊這樣作為肉食的生物,繁殖量比耕牛要多不少。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缺少專門的人員去照顧,尤其是獸醫。
即便溫越已經在大麵積大幅度招收相關的人才,但數量還是稀缺,優秀人才沒有幾個。
考慮再三。
屯田的米糧缺少,溫越決定,像緞布中的一些布料留下來作為製作軍服外,其餘的絲綢以及虎豹等珍貴皮毛,全部都賣掉。
另外騾馬除了種馬,以及留下來的戰馬,還有留作輜重車的馬匹外。
其餘多出來的馬匹也全數賣了,來換取屯田的米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