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批糧草和物資,眾人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
以後將士們便沒有憂慮,這場戰鬥就可以安心殺敵了。
糧草和物資的分配由袁崇煥負責,對此,溫越沒有異議。
畢竟這批糧草物資,除了其中一些火器彈藥外,都是袁崇煥存儲在後方的,青牙軍的輜重隊隻是幫忙運輸而已。
將糧草物分完後,就已經是到了午飯時間。
眾人便在袁崇煥的大賬內,一起吃了飯,又見糧草物資分了,各是喜笑開顏,好一陣的歡鬨。
吃完飯後,溫越回到自己的營地。
在這裡,張大春正在給高嚴新帶來的三百新軍士,分配盔甲和帳篷。
幾次的戰鬥,溫越繳獲的物資許多,其中有各式的盔甲,也有各樣的帳篷輜重。
新來的軍士在來的時候,沒有充足的盔甲長槍火銃不要緊,和大軍彙合後,營部足以給新來的軍士發下充足的物資。
現在三百新軍,每一伍都至少分到了兩頂帳篷,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副盔甲,有鐵甲,也有鑲嵌鐵釘的棉甲。
分到盔甲和帳篷後,三百新軍個個臉上露出歡喜之色,對這些帳篷盔甲愛不釋手。
當然,這些盔甲都是從建虜身上繳獲而得到,盔甲上的標識還沒有去除。
若是不知情人,沒有注意到溫越所打的旗號,恐怕會將他們當做建虜。
不過大戰在前,溫越也管不了那麼多,有盔甲披就行,能給軍士增添一層防禦就行,等大戰結束後,再把這些盔甲給重鑄了吧。
而這三百新軍領完盔甲和帳篷後,就被編入朝寧所部。
朝寧所率領的青牙軍在前幾次大戰中,也損失了一些,這些新軍編入正好湊足人數。
而正式編入戰兵隊伍中,這些新兵雖說在後方操練了些時日,也擊殺過建虜。
但那些建虜都是小股,要麵對大股的如狼似虎的後金兵,許多新軍心裡還是有些不安的。
卻又瞧身旁有這麼多百戰百勝的同伴老兵,有他們的言傳身教,個個對建虜不屑一顧的模樣,新軍不安的心也安穩了不少。
等新軍安頓後,溫越找來高嚴問話,他此次領兵北上,已經有了大半個月,剛才在外溫越沒有來得及細問後方情況,現在要好好問問才能安心。
“趙將軍令卑職訓練建虜時,因物資全要供應北上的兄弟們,所以隻給卑職留了一些刀槍,還有一些三眼銃。”
高嚴說道:“但有這些物資已經足以,寧遠大戰的時候,有小股建虜南侵,卑職便一邊訓練軍士,一邊與夜不收的兄弟聯絡,共同擊殺了十多個建虜。
“而像這樣的小股建虜流騎數量很多,但卑職也聽聞,有地方百姓相助,每發現一處可疑的建虜動靜,便有保長緊急聯係官府,而也有百姓們主動察覺潛伏在人群中的建虜,也軍民合力,消滅了不少建虜,減少了許多損失。
“至於春耕事務,卑職知道的不太多,隻是趙將軍讓卑職帶一句給將軍,春耕之事,大人勿憂。”
溫越聽著,點了點頭。
很明顯的,高嚴是個人才,麾下的三百將士,隻是幾個月就能被操練的精練。
這種練好的新軍,與老兵所差彆的,唯一地方,就是上陣殺敵的經驗少,隻要與建虜打過幾仗後,就足以算是精悍的軍士了。
而此次出來,連戰大半個多月,屬實有些超過自己的預期了。
眼見又有一場惡戰在前,這批新軍人數雖然隻有三百人,也能夠鼓舞士氣,保持編製的完整。
溫越道:“高嚴,你部乃是新軍,本該再磨煉一二,但戰事無常,不得不緊急上戰場了。
“這樣吧,我先令你為軍中副千總,擁有一千人的編製,等這場戰鬥立了功勞,我便令你為千總,至於編製人數,等戰後再行與你招募。”
聽了溫越的話,高嚴臉上全是激動和歡喜之色,大聲道:“卑職謝過大人的厚愛,必將儘心全力,殺敵建功,報答大人的恩德。”
說完,高嚴重重在地上磕了幾個頭。
大帳內各人神情不一,許多人都有羨慕和嫉妒的目光。
經過幾次的戰鬥,將領們都積攢了許多的軍功,放在大明其他地方,足以升個好幾級。
然而,在溫越這裡,溫越自己還隻是一個四品武官。
所能分下去的官職很少,所以不得已在軍中另有一種軍官等級。
可是即便這樣,把總、千總的位置還是少之又少,炙手可熱。
而高嚴現在就被溫越許諾為一千總位置,可見他官運亨通。
“什麼,明軍的糧草和物資沒有攔截下來?”
廣寧城內的議事廳中,代善聽得這消息有些詫異。
得到確定無誤的答案後,又了解了戰鬥過程後。
代善又坐了下去,沉吟片刻,朝其他人苦笑搖頭道:“唉,八弟你說得不錯啊,這溫越所部果然是精銳非凡,雖然有一千騎兵的護送,可隻是幾百輜重兵便能將我等派去的戰兵擋住,足以是大患啊。”
皇太極麵色有些難看,即便他早就預料到騷擾明軍糧道此辦法不行,但明軍這麼輕易阻擋了騷擾的戰兵,還殺傷了不少,實在讓人有些吃驚。
“二哥,事不宜遲了。”
皇太極道:“現在明軍大部得到了充足的糧草,必會繼續北上,而我大金守城不行,若是固守廣寧,主動權在明軍手上,袁崇煥、溫越等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根本留不住他們。
“所以,我等必須馬上尋好一個地點,將明軍所部引入,全殲其等,如此才能解決我大金的心頭之患。”
“嗯,八弟說的不錯。”莽爾古泰叫道:“是要馬上選一處地方與其決戰了!”
“八弟,那你覺得在哪比較合適?”代善微微頷首後,問道。
皇太極上前一步,走到巨大的懸掛著的地圖前,指著上麵一個地方,斬釘截鐵道:“若要我選,這個地方是最好的決戰場所……”
天啟六年三月十二日。
大軍繼續北上,勢要奪去廣寧。
一萬二千餘將士浩浩蕩蕩,所遇後金兵,沒人敢掠之鋒芒。
沿途所看見的後金兵,每一遇到明軍大部,便立即遠遁。
袁崇煥、溫越等往北而行,沿途竟沒有遇到一次大戰,甚至一次遭遇戰都沒碰到,頗有一種望風披靡的樣子。
不過越是這樣,溫越的心裡越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建虜凶悍,不可能放任己方這股明軍大部大搖大擺的北上,也不可能表現出這種畏怯不敢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