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奪回廣寧真的那麼容易嗎?
翌日。
定議完畢後,大軍立即出發。
對於此次北上收複廣寧的行動,諸將都想著搶功,踴躍不已。
鬨得袁崇煥心煩,防守的時候,就不見諸將這麼積極過。
溫越在旁觀望,不插一句。
對他來說。
此戰他已經過於耀眼了,擊退後金鑲紅旗,燒毀大沙堡都是尋常明軍部隊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再積極搶功,太惹人厭了。
不過袁崇煥知道青牙軍的實力,最終定下來的一萬六千人的大軍,溫越的青牙軍幾乎占了其中五分之一,出動三千多人。
其他份額則被各將紛紛搶占。
這次的出兵,不想以往各軍報上來的時候,有虛報,雜兵,次兵報上來的。
因為份額有限的原因,諸將報上來的都是實打實的戰兵,一青色的青壯男丁,當然這其中各家的戰兵是有優有劣。
確定好出戰的名額,諸將連夜就回去準備了。
這時。
在寧遠城外的山海大道上,浩浩蕩蕩行進著一支大軍,上萬多人。
這些大軍中,大多是騎馬的騎兵,以行軍陣列展開,由赤紅色盔甲和繡著“明”字的旗幟,組成了一片的紅色海洋。
大軍按照傳統的行軍隊列,分為前鋒、中軍和中部和後路。
最前方的部隊是祖大壽,祖大壽的部隊多為騎兵部隊,打著一杆“前軍司命”的旗幟。
中軍則是袁崇煥管理的本家部隊,將領有滿桂、左輔還有馬世龍等。
彆看馬世龍立功積極,但他也不傻,大前鋒是最容易遇敵的,還是跟在大部隊為中軍安全。
再後麵的中部,則是溫越的三千青牙軍,推著各種裝有輜重的車輛,還有架著火炮的炮車,隨軍前進。
最後麵為後路的,則是副將朱梅率領兩千精兵跟著。
每路相隔不到一裡的距離。
都是數人數馬為一排的隊列前進,旌旗一麵跟著一麵,井然有序,穩健不亂。
大軍的行軍速度並不算快。
行到中午的時候,才不過行進了三十裡地,這對於大部分是騎兵的大軍,速度算是非常慢了。
其中,主要是因為溫越這部中有許多步兵,還推著輜重車和炮車,速度被拖累了。
這讓許多急於立功的明軍將領,和彆部軍士心中都不免有些抱怨。
行軍速度這麼慢,如何追逐到建虜,奪回失地?
不過,溫越覺得這樣的行軍速度對大軍來說,是比較有利的。
行軍倉促過於急躁,容易行軍不穩,受到敵人埋伏襲擊,並且還容易過於疲憊,不能保持軍陣嚴整,也不能保持肅然的軍勢。
當然。
影響大軍行軍速度的不止是溫越所部,還有大軍後方的輜重騾馬等。
一萬六千人的隊伍,所攜帶的物資不少,每個營中都要準備數量巨多的物資,營帳,還有拒馬、火藥等,糧草車馬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袁崇煥精神煥發騎在馬上,朝四周看去,觀摩著行軍軍陣。
其中溫越所部不可避免是最顯眼的,溫越的青牙軍,每個軍士都是精銳的好兵!
這些軍士跟在溫越的中軍大旗的下,以十人為一伍,四伍為一甲,五甲為一把,一把一把地前進。
自從在寧遠城外,與自己彙合出發後,這些青牙軍的隊列沒有絲毫變化,隊列整齊,即便是那些拉著推著馬車的輜重兵,在行動中,也保持著嚴整的隊形。
要知道,溫越的青牙軍大部分都是步兵,沒有馬匹提供馬力,行軍過程中身上還披著沉重的盔甲。
這一上午,不僅沒有人落後掉隊,整個行軍隊形依舊保持著極其完整!
一伍十人從來不多不少,從任何角度看過去都是一條直線。
像其他行軍的部隊,隻是行進才半日。
就有一些陣型變得歪歪扭扭了,前後脫節了。
也就祖大壽的部隊還好,能夠保持著陣型,但他們本就是騎兵,有著馬力支持,和步兵不能相比,更彆說,祖大壽的騎兵也出現了一些稀稀拉拉的情況。
袁崇煥心中感歎。
這溫越麾下的青牙軍精悍程度,放在這遼東境內,已經幾乎沒有明軍部隊能夠相比了。
或許等此戰之後,自己也可以試著學學他的練兵之法?
袁崇煥在打量著溫越的部隊,溫越也在打量著其他明軍的部隊,注意到了其他明軍的行軍問題。
其他將領的營兵家丁大部分拎一個出來,單打獨鬥,自己的青牙軍都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可是這些營兵家丁大多軍紀不行,做不到令行禁止,在配合方麵,以及軍陣方麵,遠遠不如自己的青牙軍。
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軍陣是最重要的,個人武力反而是次要。
所以,溫越從來不對軍士們的個人武力看得重要,任何軍士都已軍陣訓練,互相配合為首要。
而這些明軍將領的士兵,在己方戰勝的時候,具有非常強的戰鬥力,十分英勇,而在戰敗的時候,便會成為無頭螞蟻,一敗千裡。
造成這種原因,溫越覺得主要是兩個原因,其一是軍中經常被克扣糧餉,疏於訓練,沒有人願意真正賣命。
第二就是兵油子太多,整頓困難。
曆來軍中常見逃兵現象,願意留下來的軍士都被各將官當寶貝看待,好吃好喝供著,要求著他們上戰場殺敵。
幸虧自己早就注意到了這兩點。
將原有的明軍一概不要,所有的軍士都是一手操練出來的,並且其中若是出現偷奸耍滑者,一概嚴厲處置。
至於糧餉雖然不發,但分了田地,又會拿出戰後三成繳獲賞賜,所以練得了這支青牙軍。
不過換位想想。
自己若是被調往他地,臨時接手一支明軍部隊,還真有點頭疼,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些兵油子是好。
中午時分,稍微原地休息一下後。
大軍繼續前進,又行了半日。
再往前去,不遠處就是塔山堡了。
就在遠遠看到塔山堡的影子時,遠處白茫茫的地平線處,有幾十騎踏著雪,朝這邊過來。
頓時,大軍有些騷動。
後金兵的野戰能力極強,大軍除了溫越敢說野戰對上後金軍沒有問題,其他人都沒有在野外對上過後金兵。
故此,眼見有騎兵過來,大軍不免都有些心理壓力,騷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