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災民到了之後,便會有青牙堡軍士上前盤問身份,盤問完畢後,便會引到災民聚集的窩棚處。
在這裡可以等待每日粥廠發放的濃粥,並且在窩棚“大門”處,樹立了許多告示牌,旁邊有識字的文吏在大聲宣讀。
告示牌上是各廠招收員工的信息,隻要有技藝者,可以報名,然後接受考核。
考核通過後,可以領著家人隨著工廠人員登記信息後離開,當然這樣能有技藝的人還是少數。
災民中大多都是沒有什麼技藝在身的。
而沒有技藝的,但有力氣的,也可以報名去采石伐木等。
現在溫越來到粥廠前的災民窩棚處。
發現他下發的命令被執行的很不錯,窩棚內外還算乾淨,所有的垃圾都有著人清理。
留在窩棚裡麵的幾百老弱,因為及時救濟,氣色還算好。
因為他們這些老弱都是附近乾活青壯年的親人。
到了午時,那些在外乾活的青壯年,就會回來,每人身上都會帶著乾活後發下的餅子粗糧饅頭。
這時,留在窩棚內的老弱們,看到一群像是大官模樣的人過來,身後還跟著一隊全副武裝的護,在窩棚裡巡視著。
幾個官員還指指點點,在向為首的那名官員彙報著什麼,
老弱們個個嚇得不敢做聲,個個縮在一旁。
民怕官,這是由古來之。
即便在今天,也有很多人看見鎮長、鄉長、縣長等,都會心生一絲畏懼。
所以編製是一切工作的儘頭,不是虛言。
溫越看見這些老弱,正縮在一旁,畏懼的望著自己等人。
“老丈,你過來。”溫越笑著將一名老丈,招到近前,溫和地詢問道:“你是哪裡人氏,到中前所來,可還習慣?”
這老丈到了溫越麵前,就直接撲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大人,小人……小人乃是關內遷安人氏……因為大旱,家裡遭災,又聽聞關外有個溫操守仁愛,便逃荒到了這裡。”
老丈先是有些畏懼,但看著溫越臉色溫和,一直微笑著,膽子也放得開了:
“這中前所雖然處在關外,有著建虜侵襲,但我等來這裡,發現比關內討生活要好上不少。
“操守大人果然如傳聞般的仁愛,又是設立粥廠救濟,又是有能乾活養家的機會,可惜小人身體老弱,不能馬上乾活,不過再過些天,等小人身體好些,也去采石伐木。
“而且聽那些文吏說,旁邊的青牙堡也是操守大人的治下,那邊建有許多的工廠,缺人乾活的不少,討個口食不成問題的。”
說到最後,這老丈的臉上充滿了對未來的希冀,咧嘴笑道:“嘿嘿,小人還想著等日後乾活有了錢糧,希望也能開墾一些荒地,聽說操守大人這裡開墾的荒地糧稅很輕,足以安家度日呢。”
其他災民也跟著附和道:“是啊,此方的操守大人仁義,官府嚴明,是小人等從來沒有見過的,即便有建虜侵襲之禍,小人等也願意留在這裡,成為正式軍戶。”
這就是中華樸實的老百姓啊,他們所求的不過是能夠有一個安家樂業的地方。
可即便就是這麼一個小小願望,在這亂世當中,也很難實現。
溫越心中感慨萬千。
這時,這名老丈從溫越身上的大紅指揮使官服,又看了看溫越的年紀。
他心中一動,試探問道:“小人聽聞此方的操守大人年紀不大,莫非大人您就是操守大人?”
溫越身後的盧一恩朗聲道:“沒錯,這便是本地的操守溫大人。”
“果然如此。”
老丈激動無比,深深拜下,磕頭不停:“拜見青天大老爺!”
“拜見青天大老爺!”
“青天大老爺,您就是小人等的再生父母啊。”
……
其他人也是驚呼,一同激動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對著溫越的感激話語連綿不斷。
望著眾災民感激涕零的模樣,眾人又是自豪,又是感慨。
原有的青牙堡眾人自不用多說,那些中前所的一乾文吏官員,對溫越拜服崇敬又多了一分。
“爾等起來吧。”
溫越讓人將這些災民一一扶起,囑咐道:“本官既然為此地操守,朝廷命官,你等又不辭辛苦來投靠,本官怎能見死不救?不過既然爾等已經來了本官治下,日後一定要安分守己,不可鬨事。”
“大人之言,小人等一定謹記在心。”
災民們鄭重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