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師教誨,學生之前過於心激了。”
袁崇煥朝孫承宗重重一拜。
“孺子可教也。”
孫承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將袁崇煥扶起,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元素,你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你和傳庭是我最得意的兩個學生,未必會比溫越此子差。
“並且有你們在這遼東,建虜終有一天會被掃滅犁庭,還我大明朗朗乾坤。”
袁崇煥鄭重應下:“元素定不會辜負老師教誨!”
教誨了袁崇煥之後,孫承宗又繼續看向軍報,突然搖頭道:“溫越此子是個帥才不錯,但是也太過嗜殺!
本督留給他的兩千官軍,本來幫他防禦中前所的,現在卻殺了大半,怕是中前所防禦力不足啊。”
袁崇煥道:“老師不必擔憂,這溫越練兵有一套的,且他原本就有五千精銳的軍士,又處於後方,守住中前所不成問題。”
“嗯,說得有理。”
孫承宗微微點頭,道:“也罷,先就不去管溫越了。”
時間緩緩流動,不知不覺,進入天啟四年的十一月。
還有一個月,就要進入天啟五年了。
這越到年末,氣候也越加寒冷。
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浸入骨髓的寒風襲來,讓在中前所的百姓們都不願離開營房。
半個月前中前所的城中亂兵之事,已經逐漸被眾人忘在了心底。
如今這世道年景。
死上個近千人都沒有填飽肚子來的實在。
尤其是溫越這事做的滴水不漏,加上身後有閹黨,即便有人針對,也翻不起一點水花。
隻是朝廷隨便派了一些有司官員,來中前所走了一趟。
那些亂兵死了便就死了,隻有後續沒有人以此鬨事,朝廷派下來的人也沒有興趣再過問。
隻是要求將缺了兵額的軍冊給不全,不可以缺少軍冊上的軍事。
當然,補全是要求補全,但補全兵額的糧餉發費,需要溫越自己想辦法解決。
對此,溫越索性將兵冊中的剩餘幾百軍士全部遣散,打算另外再操練兩千軍士出來。
這官兵的兵額沒有人關注。
但是這兵冊空缺的,各軍官官職倒受到不少人關注。
大明實行世祿官製度,世襲的職務,也叫世職。
明代世祿官的品級最高從三品開始,也就是從都指揮僉事世襲,最低則是世襲小旗官。
一般是授予功臣子弟,這就是所謂的世蔭官。
這世蔭官是許多功臣子弟入仕的途徑,如俞大猷、戚繼光、劉鋌、李成梁等都是世蔭官出身,最後成為一方大將,赫赫有名。
當然,成為世蔭官簡單,但是差遣實非常缺少。
中前所一下子沒了一個千總,幾個百戶,還有個鎮撫官,一下子引起了其他人的興趣。
不少邊關將領都找過溫越,暗中想往他這裡塞人。
但溫越統一拒絕。
他手下可是有不少千總,百戶呢,哪裡有給外麵塞人的機會。
溫越決定,祖柏、黃恩成為中前所的兩個千總,祖柏掌管軍士,黃恩成負責屯田。
另外,溫越將盧一恩從錦衣衛中調出,為中前所的鎮撫官,負責檢查各大小官員,明正軍紀軍法。
這對盧一恩來說,這是意外之喜。
因為錦衣衛升職困難,他又不是帶兵打仗之人,隻能做做情報工作,想要再往上晉升,恐怕至少要三四年的時間。
溫越將他調成軍中武職,立功升官的機會就有許多了。
而溫越這般做,也是未雨綢繆,日後如果與閹黨翻臉,或閹黨遭受毀滅。
盧一恩身為錦衣衛中的中高層,終究不好,現在將他轉為尋常武職,可以將他綁在一條利益線上,便於控製。
軍官名額確定後,溫越上報給朝廷。
朝中有魏忠賢坐鎮,此事不過是走個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