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情報,以及溫越自己的猜測,建虜現在隻是弄一些小摩擦,等著秋收時候,再大舉入寇。
而大明這邊是被動狀態。
建虜不進攻,便在做著防禦準備,修繕防禦工事等。
而青牙堡在緊鑼密鼓地做好防備工作時,也進行了一些額外的活動。
比如教書識字。
溫越在青牙堡建設了一個學堂,專門招收那些低齡孩童,並把這些孩童分成了好幾個班。
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
這些孩子人數不少,有四五百人,都是青牙堡內的適齡孩童。
溫越提供這些孩童每日口糧,專門找了幾間大屋子讓他們學習識字。
因為時代的局限性,這些孩童都是男生,女生是沒有的。
畢竟在這時代的老百姓眼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既然溫越提供了他們孩子一個讀書識字的機會,還提供口糧,青牙堡的軍戶們都十分注重,想儘辦法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堂當中去。
而溫越現在能提供孩童學習的財力有限,隻能篩選掉大部分送來的孩童,隻將其中一部分較為聰慧的孩童放入學堂內學習。
至於其他不能入學堂的孩子,隻能等以後青牙堡壯大,再另說吧。
至於學堂的教學,溫越暫時讓青牙堡的十幾個書吏代勞。
這些書吏雖說隻是些秀才,一個舉人也沒有,但教一些孩童開蒙識字,還是非常容易的。
至於青牙堡的教材,還是以大明教材為主。
溫越也想著抓教育,將這批人用以現代的教育方式,灌輸科學的思想。
但如今事務繁多,溫越並沒有太多精力管這邊。
加上這也是開蒙階段,等到識字完了,再進行教育也不遲。
幾個典吏、書吏的教育方式並不統一,教育方法也不一樣。
這日。
輪到了周典吏在班級教學。
他所教的班級孩童年紀稍大一些,是十歲以上的,相當於現代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
這類的學生有些成長,但心智不成熟,懂點事卻也更加調皮。
周典吏拿著書本念一句,然後學生們在下麵搖頭晃腦再念一句。
讀完一遍書後,周典吏看著有幾個調皮不認真讀書的孩童。
他便放下書本,歎了一口氣道:“唉,你們啊,要認真讀書,這書中自有千鐘黍,書中自有黃金屋。
“你們現在不認真讀書,將來如何能考取功名?難道要像我一樣,當一個小書吏嗎?”
等他說完,下麵立即有一個調皮的孩童,嬉笑道:“跟先生你一樣,有什麼不好,跟著溫大人,幫著做事就行了,讀那麼多書又能如何?”
“是啊,和先生你一樣,靠著溫大人不就行啦?”
另外一個調皮的孩童也附和道。
課堂上出現一片快活的氣氛,眾學生都是轟然大笑起來。
課堂外。
溫越正領著一乾親衛,軍官來學堂視察,正好看到了這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