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屯堡內,很少有人會在街道兩旁挖排水溝,這就導致了每到下雨天就會形成內澇,而且平日裡由於積水問題,街道臟亂易生疾病。
青牙堡的地形,正好是南高北低,建造排水溝,利於排水。
這些排水溝的儘頭正是北城角附近用以存金龜之靈氣的“甘露池”,這個池水可以流通屯堡外,可以用於堡內生活用水,也可以用來田地灌溉,一舉多得。
街道旁的居民住所都已經是建造好的,隻需要縫縫補補,整齊休整便可。
這些工作量不下於之前農耕的工作量,溫越估摸著這一個夏天便可以建造完畢。
不過這麼高強度的工作量,對於米糧肉食的消耗量很大,青牙堡的庫房每日消耗不少。
周攢典心疼的看著剛剛充實的庫房,以極快的速度減少,三番五次過來和溫越說這事,想著要不要降低一下居民們每日的糧食消耗。
但每次都被溫越給拒絕了,青牙堡居民每日的夥食在他的標準看來,其實算是非常低了。
每餐吃的是各種雜糧粗糧,黑麵餅子,雖然這些能吃飽,但口感並不好。
而且每日隻提供半兩肉食,這對高強度的眾居民來說,隻能勉強支撐體力。
可是溫越這麼看來,在勞作的青牙堡居民們一個個卻覺得生活非常有盼頭,這亂世年頭能吃上飯都是問題。
而彆說現如今,居然有這樣的上官能夠保障他們每日夥食,還能提供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的肉食。
即便乾活很累,每個人都樂在其中。
如此到了天啟三年五月。
曆經一年半的青牙堡終於是建成了。
整個青牙堡的周長大概在四裡,大概二千多米的周長,為傳統屯堡的正方形結構。
城牆部分用著堅固的三合土構成,堡牆上還修築女牆和城樓,東西南北四個城門上都建著甕城,城外還挖著兩道寬六米,深四米的溝壑,裡麵放滿了尖刺陷阱。
除此之外,青牙堡內部還有一些地道暗道,可以直通青牙堡外,這是以防將來有變。
而這些地道密道是溫越專門負責人修建的,隻有寥寥一些親信,以及一些工匠所知,這些工匠都拿了溫越的封口費,戶籍軍籍都是屬於青牙堡的,終生不得離開。
堡牆的堅硬度超乎眾人的想象,在堡牆修建成功後,溫越曾經讓祖柏、祖季等人拿著刀槍斧棒去敲擊過。
上麵除了白印記外,並沒有絲毫破損。
溫越驚訝之餘,即便是後世的水泥禁不起眾人如此攻擊,而青牙堡建造的堡牆竟這般結實,估計有混凝土般堅硬了。
看來古人的智慧程度非同小可啊。
青牙堡的城牆高達十二米,在大明各邊鎮六米到是十四米的堡牆中,算是比較高的了。
有著這樣堅固高大的堡牆,眾人每每勞作完畢,望向四周的堡牆,都有一種心安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