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越在腦海中想了想,問道:“你所說的趙太學,可是趙士楨?”
“可是他老人家。”羅田森恭敬道:“趙太學是小的等神機營的常客,這些年許多營中火器都是經過他老人家改造過的。大人,你若是想尋這兩種火銃,可能隻有他才知道,可惜,趙太學亡故過早啊……”
羅田森的聲音中充滿惋惜。
溫越不禁也被所傳染,同樣深感惋惜。
明末的科學家就那麼幾個,趙士禎更是其中佼佼者。
趙士禎是明代軍事發明家、火器研製專家,溫州樂清人。
早歲為太學生,遊於京師。一生中研製改進多種火器,且善書能詩,並且發明過趙士楨發明的“迅雷銃”、“掣電銃”、“火箭溜”、“魯密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影響巨大,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可惜不幸卷入了“妖書案”中,導致身心勞瘁,精神錯亂,一病不起,在萬曆四十年抑鬱病亡。
不然活到天啟年間,溫越定然會去請他幫忙製作出燧發槍來,這樣抵抗建虜就不用費那麼大勁了。
歎息幾句後,溫越便讓人帶羅田森他們下去,給他們安排房間,順便也讓他們看看之前就已經建造好的作坊。
羅田森幾人見被安排了一個明亮的住處,又看到那間占地很大的作坊,意識到了溫越對他們的重視。
雖然前途不明,但受到上官重視,還是不免一個個心中有些歡喜。
接下來就是軍士的人選了。
這一點非常重要,溫越要的是自己的私兵,也就是家丁,必須要可靠的軍士。
首先兵油子是一定不要的。
兵油子好吃懶做,陰奉陽違,還在軍中賭博,極其容易敗壞風氣。
要選的一定是那種良家子弟,老實的莊稼漢,這樣的軍士訓練起來容易,而且聽從命令,容易管教。
再者,人選必須從有家人的軍戶中挑選。
這樣的軍士可以灌輸保家衛國的思想,分發了田地,還有家人在,極大程度能夠保持忠心。
最後一點,則是觀察這些軍士的家庭人口組成,若是這名軍士的家中,隻有他一人為勞動力,絕對不可。
基於以上三點。
溫越招來了祖柏、祖季他們,在各家各戶中,開始挑選合適的軍士,準備進行專業化訓練。
正好農忙時節已過,五月初隻要把種子種下去就好,下一個農忙時分,是八九十月份,那是秋收的時候,根據不同時期種下的農作物,進行收割。
現在隻需要一部分人在田地裡乾活便可,這是訓練軍士的大好機會。
雖說天啟二年,廣寧之戰後,建虜沒再有特彆大的動作,可溫越卻不知道會不會發生一些小規模戰鬥,並且接下來幾年,寧遠之戰,寧錦之戰,都是大戰,接連不斷。
青牙堡的防禦力量必須得趕快訓練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