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修仙界也要有自己的工業革命!
丹藥產業的上遊是靈植的種植。
之前已經實驗過精準施肥、科學養殖對靈植產率的提升。
隻可惜,提升產量的方法被宗門壓住,沒有大範圍傳播開來。知曉此法的修士甚少。
那位種靈植的修士也被調去內門,為蒼岩峰峰主私人種植稀有靈植。
產業鏈的下遊是嗷嗷待哺的外門修士。
不,或許內門中也有部分修士需要性價比更高的丹藥。他們的背景不夠強,宗門的資源不會優先傾斜他們。
這些修士也可以看作性價比丹藥的受眾群體。
相關的理論技術已經實操過了,丹藥亦可按標準,批量化生產。接下來就是工業化量產取代手工煉製丹藥。
我們修仙界也要有自己的工業革命,把修仙成本打下來。
就是宗門對丹藥把控的嚴,她們步子不能跨太大。隻能先用武器試試水,為之後丹藥產業鋪路架橋。
有關武器的量產。可以先招工,找火靈根修士加班加點煉鐵。
部件的製作就照著顧雲裳煉的模板來,流水線批量打造生產機器。
組裝後,用靈石驅動機器運轉。
露天生產肯定是不行的——維護機器的成本遠高於再造一台,而再造又太費時間。
因此,沈予安憑著和無念的交情,用部分收益分紅,長期租了逍遙峰一片地,用來建工廠。
儘管對修士來說,建造一個四四方方,毫無裝飾的工廠算是小兒科,僅靠靈力就能完成。
但她認為,建築行業需要有儀式感。
少女抓來張書問這個土木雙靈根修士,幫忙設計,建造工廠。
沈予安自信點頭,如是道
“土木雙靈根,簡直就是為了打灰而生的。”
“?”
不要隨便定義土、木靈根的作用!還有,打灰是什麼?
略過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交流。
總之,修仙界第一座正式的工廠在三天內落地,打響了工業化的第一槍。
而在工廠完工前,少女招收了一批幫工的修士。
她給的靈石到位,還是日結,因此來的外門弟子不少。
但多數修士抱著試試的心態,打算乾一陣就跑。哪怕這所謂的工廠是騙局,他們陷得不深,也不會虧本。
哪曾想,跑路沒跑成,反倒老老實實乾了倆月。
第一批從沈予安這裡賺到靈石的修士,從兼職轉為全職。
從前靠宗門任務過活的他們,如今每月隻定額完成宗門任務,刷刷基礎貢獻點數,達到指標就停手。
入職的弟子,每日留三個時辰修煉,剩下的時間全泡在她的工廠裡。
在辟穀丹和高薪的雙管齊下中,讓沈予安短時間內積攢了大批弓、劍之類的武器。
這批武器沒有官方的售賣渠道。
沈予安幾人將武器分批售賣到萬劍派其餘幾個峰。跟地下黨接頭似的,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不被掌門他們發現就行。
地下戰持續了幾個月。
武器賣的遮遮掩掩的,銷量卻居高不下。幫沈予安回本的同時,掃平了丹藥量產化的難題。
幫工的外門弟子的儲物袋中,亦攢下一批靈石。
手裡有錢,獵殺起妖魔來,修士也更舍得了。受傷了也敢找醫修診治,而不是等自愈,或者買劣質丹藥對付一下。
由於量產出的武器便宜、皮實,修士購置完武器後,平日裡不再緊巴巴的。
出任務也不小心護著武器,生怕磕點碰點就不能用了。
修士放開手腳的獵殺妖獸。
於是乎,外門弟子貢獻的妖獸數量上來了。
修為也在數次對戰裡漲了不少。
武器盈利之前,靠著從顧家交易來的靈脈,支撐起了工廠從建造,到投入生產,再到幫工的日結工資。
至於顧家給的賠禮,她全換成宗門外圍土力尚可的田地。為丹藥量產做準備工作。
收支平衡沒多久,先前已被開采出來的靈石用光了。
少女需要找人來開采靈脈,不然它就隻能算靈氣充沛的寶地,成不了可以流通的貨幣。
有工廠日結工資打的信譽,這次招人遠比上回順利不少,哪怕開采靈脈算不得輕鬆的活計。
萬劍派的靈脈一般由外門弟子來開采。可修士就這麼多,跑沈予安那了,宗門這邊就少了。
陸領事翻閱賬本時,百思不得其解。
“怎麼武器進項掉這麼多?丹藥的利潤倒是上去不少。”
在翻到宗門本月的貢獻錄時,他破口大罵
“一群憊懶的東西。
近來都不怎麼接宗門任務了!連礦也不挖了。都是乾什麼吃的,不曉得多幫宗門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