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在宋國,攔路收過路費,就是因為你被宋國厭棄,人家派兵攔著你。不想讓你找人家的王室,去叨叨叨、叨叨叨個沒完,還打又打不得。
當時你都快餓死了——彆說你不知道子路打劫商旅、搶錢養你這事兒啊!
你有種彆吃。
董仲舒的味道可能要好一些——畢竟這個更新鮮,剛剛過保質期不久。
嗯,這個新鮮,漢代的,有收藏價值。
學官掾,掌管全縣的教化、官學私學的開辦與監督;還有責任向郡、州,舉薦品學兼優的學子。
學經師主縣學的日常、以及授經解疑。
前者相當於教育局長,學經師相當於縣重點學校校長。
校長開家書店,倒也專業對口,無縫銜接。
李掌櫃來到文呈案幾前,側過頭,才驚覺那黑臉漢子“喲!八爺!失敬失敬,您也在此進食羊湯?”
“哈哈……呃……哈哈哈哈!李……呃……李掌櫃,”被喚作“八爺”那漢子,原本正在專心致誌、咬牙切齒地對付一截羊腸。
被李掌櫃這麼一嗓子,差點沒被噎死“李掌櫃,來來來,同食同食!哈哈哈……呃……”
多麼熟悉的笑聲……陪我多少年風和雨……文呈陡然想起:這八爺,在漢安縣也是一個不小的人物!乃至臨近的南安縣、犍為郡,聲名都不小。
這廝早年浪蕩於各郡縣,成日裡遊手好閒、卻又從來不差零花錢。現在,則是一個實現了成功轉型的遊俠兒!
遊俠兒這個群體複雜異常,其中的著名人物、名留青史的人物也很多;西漢太祖劉邦,就是其中的成功典型。
關於“遊俠”這個群體的故事,有著大量的各種論述。
遠至春秋戰國,秦漢,到魏晉南北朝、唐宋時期,都有很多歌詞詩賦頌揚他們;
其中曹植、王昌齡的大作比較知名。
後世香港也拍攝了很多影視作品,替遊俠兒宣揚其狹義……不是,是俠義。
……
那個非要學猴子、跑河裡撈月亮的李白,其實也是一個遊俠兒……隻不過這廝,是一個有文化的遊俠兒。
人家猴子,能夠相互拽著尾巴當安全帶使,你李太白有尾巴沒?沒尾巴你撈啥月亮,那是你家的?
——有證沒有?
無證,罰……,違規泊船,罰……;無安全帶,罰……;違反宵禁,罰……,沒有居住證,罰……,還帶著豔姬,涉嫌樸這字,念瓢啥啥啥,罰……,
“冤枉啊!差爺,這幾個美女,是彆人送我的……”
“誰送你的?”
“是那汪倫。還有元二,他去西域出差了,《送元二使安西》。
留著這些美女會出牆!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念,還不如送我。這都有證據的,我還給他倆各自寫了一首詩,有詩為證!”
哦,有詩為證啊!嗯,這個比較高端,相信你!
現在你涉嫌:非法轉讓使用權,罰……;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和用途,罰……;野泳,罰……喂喂喂!額警告你哦,彆訛征服!喂喂喂,趕緊拉住他!
結果,李白就這麼淹死了。
將李白定性為“遊俠兒”是有根據的。
這廝雖然曾經有職司,但那個沒有經過組織上任命,屬於皇帝私人雇傭:
皇帝心情好,叫過來,陪著逗大家開心一下;平時就丟在角落裡,坐冷板凳數螞蟻……
在正經的官員係統裡,他是沒人事檔案、沒編製、沒品級的“三無人員”。他一個商賈之子、罪囚之後,沒資格參加那啥啥啥考試,其實也蠻可憐的。
李白這廝一天到晚正事不乾,五歲從新疆碎葉城,跑到四川綿陽。
二十五歲那年,纏著他做生意的爹李客,買了一把四十米長的儀劍。
告彆了趙師傅、著名的“縱橫家”;”從此頭戴綸巾、腰別長劍,全國各地的瞎竄。
喝醉了就吹噓自己:“十步殺一人”……就他那支破劍,連鋒刃都沒開。
真打起來,彆人揍的他鼻青臉腫,“事了拂衣去”——離去都半個時辰,他都未必把劍拔出來了……忒長,費勁兒。
隻好爬起來拍拍灰塵“千裡不留行,不知心恨誰”,小本本上都不知道該咋寫……
後一句,是這廝《怨情》那首詩裡的。
吹的是虛無縹緲的牛比,挨的是實實在在的牛踢……
何苦來哉!
……
這八爺姓段,常年結交三教九流人物。標誌性特點便是:開口必大笑。看似人畜無害,嗬嗬,若是誰惹了他……那是相當的麻煩——麻煩就大了!
這可是相當於隱形縣尊一樣的存在。白天孔二楞子說了算,晚上……
這八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