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那村子的窯洞,十輦有九輦窯(nian),是空的。
家鄉,已經不是人呆的地方了。”
蘇劍低頭看著腳上的鞋“等這唯一的念想破的不能再穿了,我便甚也不想,統統都丟掉;從此,跟著大人一條道走到黑吧!”
文呈歎口氣“時間能夠拿走一切,就連回憶也漸漸模糊,最終回憶也將被拿走。
忘了罷!重新開始。
這句話,你我共勉……”
起身拍怕蘇劍的肩膀,找方殷要錢去了…不是,是方殷的項目,得給文呈付款了。
~~~~~
“這是放在金鋪的二千九百貫的單據”方殷交給文呈一摞票據,轉身摳開地磚
“這裡麵有金餅、玉器,文君您取走罷!雜家放出去的銅錢,得慢慢地收回;請文君稍待些時日。
當初雜家來漢安,帶的錢帛買此地、此山,花掉了不少。還有一些存放在洛陽。如若文君需要,雜家便寫信托人運來罷!”
“金餅玉器先放著吧,眼下還用不著”
文呈將單據放進懷中“大師,以後可萬萬不敢,再出現雜家這樣的話語。切記切記!
欲使人信佛,我必更信佛
何以下達?惟有飾非。
何以上達?無如展才。
大師,您從今往後,便要時時以‘上位者’姿態對人。
上位者,何以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態?
少說、少做、少表態;
手裡拎著榔頭,看屬下們爭論便是!
等他們爭來爭去,最終要敲誰…便操之於,上位者之手中!”
~~~~~
什麼是大師?
語焉不詳、似是而非、彎山繞水、雲山霧罩
偶吐金桔,這便是大師!
方殷大師,您聽聽下麵這位大師的招式
話說~
有一個人遇到難題了
便去向一位著名的大師求教
在山門處,此人問大師,自己該如何去做?
大師看看他,再看看地上的落葉
當時,秋風正卷起落葉,在不停地飄蕩
這人說,大師,我明白了!
~~不久,這人攜帶大量的財帛來感謝大師
謝大師當初的指點!
我回去之後,下定決心,如秋風掃落葉般的行動起來!現在一切都好起來了。
大師您真是高人呐!
大師點點頭施主果然有慧根,一點就透!
~~若是過一陣子,此人越發困頓了
來找大師
大師,我按照您的示意去做,怎麼會越來越差了呢?
大師問,施主你是如何做的呢?
此人回道不是像秋風掃落葉般果敢嗎?
大師搖搖頭老衲隻不過是讓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腳下有落葉,你為何不去打掃呢?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唉,施主,回去吧!從身邊的細微之事做起罷!
方殷大師,您覺得,這種招式,可是好使?”
~~~~~~
方殷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文君才是大師啊!這種招式,繞來繞去,怎麼都能繞回來!實在是高!實在是妙、妙、妙!哈哈哈……”
方殷抹著笑出來的眼淚
“文君,雜家…阿彌陀佛,貧僧活了幾十年,今日才是真正的開懷大笑了一場!
值了!
值了,這輩子能遇見文君,雜貧僧值了!今後,文君您可不能藏私,多多點撥於貧僧。
貧僧,定會遵循文君之教誨!”
~~~~~~
以後誰再說“金錢買不了快樂!”這種屁話,估計方殷大師,第一個衝上去抽他丫的!
——這不,給文呈一筆錢,人家就買到了快樂。
~~~~~~
文呈也很快樂
吩咐馬大、周家老大,明日去給隸奴們,一人做兩套麻衣布履;統一著裝,精神頭都不一樣!
再置辦些生活用具、去鐵匠鋪打造鐵鍋
讓隸奴們忙完一天的活兒,再抽點時間練習切蘿卜絲、拿芭蕉皮練刀工。
文呈準備將腳背山前山,打造成佛門聖地;後山開辦“新東方”、“掃盲班”,養點打手…是培養一些戰士!
有錢了!
可是,要想養私兵,這點錢遠遠不夠。
其它的困難,更多而且更大。
“大義”便是其中最難解決的問題
有大義在手的人,振臂一呼,天下豪傑競相來投;
沒有大義,隻能是上不了台麵的小打小鬨。
~~~~
啥問題重要,都沒“錢”的問題重要
明天,該去哪裡、薅誰的羊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