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發展產業納流民_漢末書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末書吏 > 第135章 發展產業納流民

第135章 發展產業納流民(1 / 2)

漢末書吏!

“這是錢的事兒嗎?”

李恢一拍桌子“每個亭台周邊,至低得配套五百畝耕地!”

新型亭台,每個都修建有菱堡。

菱堡周邊,修建有糧倉、客舍、學舍、食肆、大市場、牲畜圈、商鋪…

相當於重建一個小型軍事堡壘、小鄉鎮、小集市。

亭台周邊的耕地,有些是死了的豪強大戶家的地、有些是與當地農戶置換而來,還有一些是官府買來的。

以文呈的規劃,每個亭台配備五百畝耕地,租賃給附近的農夫;農忙季節,軍士們幫著搶種搶收。

租金就用來養活駐守的軍士們,專款專用;這種設計,有點像明代的“軍戶”,但又有所區彆

——駐軍不是農夫;這些駐軍的戰鬥力,也是一流的;

彆看才一百來名軍士,若是遇到這個時代的朝廷軍隊來進攻,兩千朝廷兵馬,給他半個月時間,都未必拿得下來!

歐洲菱堡連同菱堡前麵斜坡的超強防禦力、加上各種新型武器的大量配備,讓人感歎“撼山易,憾亭台難!”

武器裝備,自然是由縣寺裡負責供給、保養。

~~~~

每個亭台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平均下來,五百畝地用來養活這些軍士們,已經是最低配置了。

這種亭台一旦竣工,就是一顆顆釘子,讓亭台周圍的大戶、士族家,不敢造次!

漢安、南安二縣再無豪強,死光了。

但是擁有幾百畝耕地的大戶人家,還有不少;

他們之中,其本身還是士族、小世家的,也不在少數。

有些人,就不願意賣地、也不願意給官府置換土地。

李恢就是為這件事情生氣。

“發布通告願意置換土地的,優先參與亭台周邊的商鋪開發、購買。”李恢不愧是搞經濟的厲害人物,一下子就能夠拿出解決辦法來。

種地不怎麼賺錢了,開發房地產才是王道!

一鋪養三代噢…

如今,“官辦農場”、“軍屬農場”大量出現在兩縣。

官辦農場,大部分用以安置板楯蠻,安置除籍了的隸奴、徒附、流民;

軍屬農場,用來安置加入漢安軍的士兵家屬們。

這些大農場一出現,大戶們種地就不怎麼賺錢了…

他們賺錢,主要是因為豪強們控製了糧價,一旦遇到災荒,就是他們賺錢的大好時機!

而且他們有隱匿的土地、隱匿的人口,這才能夠賺取暴利!

有了新農場,糧價就不是大戶們說了算;

規模化的新農場、正在修建的各種水利工程、改良的新農具,加上乾勁高漲的嚇人的新農夫、還有官府技術指導、有超低息貸款支持…

誰競爭的過這種農場?

加上現在清查土地、人口的行動特彆嚴格,處罰極為嚴厲,再隱匿的話後果很嚴重…

死掉那些無頭豪強們的墳頭草,如今才幾匝高

——敢隱匿,想進去跟他們擠擠不成?

不了不了,擠著多難受啊,他們都發都臭了;

換吧,俺從了你們還不中麼!

照這個架勢,以後恐怕要變天了,千萬彆被這些殺才們,記錄到小本本上……

~~~~~

漢安、南安兩縣的產業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全麵鋪開。

雷公山依舊還是生產鐵器、百煉鋼;

硬件設施上,運送礦石的道路修的更加平整、甚至有“地條鐵”做的簡易軌道”,上麵通行著車輪包鐵圈的四輪騾車;

還有“鼓風預加熱、焦炭作燃料的高爐”和“水力鍛造設備”。

軟件上,有“流水線”式的分工生產、有“計件提成製”;

有了這些先進管理理念的助力,鐵和鋼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除了打造兵器,雷公山還生產出大量的鋤頭、犁鏵、鐵鍬、鎬頭…有了這些農用工具,使得農業生產的效率,也是飛速提升!

原本的農業工具極為落後。

農夫們有少量用鐵器工具,還有青銅鋤頭、木質犁耙,甚至還有不少農夫,在使用石製工具,進行耕作!

究其原因,思想觀念落後、甚至是愚昧,占有一部分;

買不起昂貴的鐵器,才是主要因素;

在一貧如洗的農人心裡,力氣是用不完的,睡一覺力氣就回來了;

雖然自己的工具落後,可一家人有大把的時光去乾活、去耗——那地,總有挖完的那一天不是?

何苦花那麼多錢,去買工具呢…況且,家裡真沒錢拿出來買這些東西。

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其實大部分人都懂;

還是因為太貧窮,買不起啊!

現在有了“曲轅犁”、“新式犁鏵”這些工具,有官府分期付款的支持、有農具補貼

——畝產量從二百斤,提升到二百四十斤,肯定沒問題!

有了趁手的工具,原本一個人能夠種三畝地,如今種四畝,反而感覺沒那麼勞累。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


最新小说: 毀帝心棄鳳印,絕症娘娘不伺候了 姐姐幫我!年下弟弟瘋批愛撩 大唐:我有一個武器庫 開局反殺玩家,獲得異化係統 全球高武,我一個F級異能殺瘋了 重生八零漁獵致富,悍妻三寶熱炕頭 女扮男裝,和孿生兄長互換人生後 庫格修斯 器靈典當鋪 護送珍惜動物回國,我成國家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