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文呈一番裝瘋賣傻、連消帶打下來,蘇固如何不知道他的打算!
擺擺手,蘇固示意奴仆、屬官們退下。
文呈也有樣學樣,讓王霸甘寧等人回避,然後開口道“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看在府君,尚有挽救的餘地…”
——要不是我如今實力不允許,擔心乾掉你的後果嚴重…哼哼,早剁了你個漢奸的狗頭…
還要踏上一萬隻腳,讓你這種漢奸賣國賊,永世不得翻身!
再把你兩口子塑成鐵像,女的被千萬人摸胸,男的被萬千人吐痰。
還要將你二人,做成“油炸鬼”……也就是後世的油條。油條,就出自炸秦檜……據說,不能當真。
蘇固聞言不悅,冷哼一聲“何為惡、何為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何人能說他乾淨?”
文呈臉色陡變“將本逐利,無可厚非。然,賣國賊、汙我華夏衣冠者,永世不赦!”
文呈指著蘇固的鼻子道“益州荊州地界,蠻夷鬨事,錦帆賊劫掠,順手殺個把郡守縣令,又不是多稀罕的事兒!汝若執迷不悟,我屬下不是凜君蠻、板楯蠻,就是錦帆賊出身。你可信明年的今天,便是你的祭日!蘇固,我警告你莫要再行差踏錯終身錯,資敵的錢,你也敢賺?”
妻姐…氣節畢竟擋不住鋼刀,蘇固咬牙不言。
~~~~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文呈放下手,語氣漸緩“蘇府君,切勿自誤啊!金帛多,隻是博得垂老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它,知有爭而已。”
你有錢,兒孫們都父慈子孝?
嗬嗬,莫想的美…
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是你錢多,隻不過是等你老了,你的兒孫們眼淚流的少——他們知道,要拚命去爭家產,誰還顧得上為你哭。
便是你死翹翹了,出喪路上,抬杠的、打幡的、嚎喪的、摔盆的,說不定都是花錢雇的呢。
紙錢燒給死人用,把戲演給活人看……與其裝模作樣的哀歎“子欲孝,那啥啥啥”,還不如生前用心對待父母每一天。
——彆裝,哀泣,是哄自己安心的一種策略罷了。
文呈這是在警告蘇固趕緊舍財自救吧,彆把小錢錢看的太重…
~~~~
蘇固沉默良久,謂然一歎“按朝廷公文,本郡,如實供給貴部糧秣、軍餉,吾再加兩成與你罷。”
“供給糧秣,乃是府君分內之事,奉的是天子詔、太尉之令。”
文呈並不領情“至於加兩成,就算是我軍耽擱行程、攻打城池的損耗…如今,人工很貴的;每天睜開眼,上萬人吃馬嚼的,都是錢呐。蘇君慷府庫之慨,自個兒卻一文不掏,倒是學的一手好「算經」。”
蘇固眼睛一瞪“客軍路過,地方上,實打實地供應糧秣,你還想怎地?”
“那是公事。”
文呈向蘇固拱拱手“這一禮,這算是在禮儀上,謝過府君了;謝你是情分,不謝你是本分——天子詔書,蘇府君你敢不從乎?”
蘇固心中,不以為然天子詔書,咋了,了不起嗎?
不鳥那詔書的刺史、太守多了去了!
我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種事情,都是陰鬥乾,嘴上不能給彆人下留口實,蘇固不語。
對朝廷命令陽奉陰違,莫麻噠;公然抗命,就是違反了“大義”,性質截然不同。
~~~~
“如今,我等來談談,虞衡家那些書信、供詞?”
文呈左袖掏出來幾封書信“蘇府君,難道不打算一次性買斷?”
什麼「一次性,還買斷」?
蘇固聽不懂,卻也知道對方,欲意讓自己掏錢,將這些東西買下來,以絕後患。
“五千貫。”蘇固開價,毫不拖泥帶水。
“零頭才是五千貫,”文呈麵帶不屑道“前麵還有一個仨。”
蘇固冷笑一聲“你何不去搶錢莊?拔出蘿卜帶出泥,哪家高門沒有點陰私?若是文郎你敢揭皮,將成為全天下世家高門公敵,群起而攻之、人人欲啖文郎的肉,而後快。汝,擔當不起!”
文呈笑道“我慣常會放點心頭血,沒事去扒他們的皮做什麼!將這些東西,抄上幾百份,漢安軍走一路貼一路,欄杆上、樓道裡、城門邊、官道旁…我幫府君你揚名,弄個「一貼一路」,可好?”
“兩萬貫,沒得商量。”
蘇固顯然不太會商賈事,一口叫死。
“善!”
文呈遞過書信“給錢。”
蘇固喚來賬房先生,將金餅如數付清。
~~~~
待到賬房先生告退,蘇固正欲回房,文呈又從右邊袖袋中,掏出一疊供狀來“行者九十九,尚差歸一。這是蘇府君,那便宜嶽丈的供詞…你看?”
蘇固聞言,惱怒不已“君子守諾,文家小子,你這是小人行徑!”
文呈搖搖頭“府君何出此言呢?那些書信,是府君手書;這些個供狀,乃是一名漢奸自訴,兩不相乾。咦,難不成,堂堂府君,竟然與臭名昭著的漢奸,有瓜葛?嘖嘖嘖,不管彆人信不信,我是絕不信的!這等匪夷所思的事情,捅出去,真是天下奇聞……”
“止!”
蘇固一拍案桌“五千貫。”
你咋就和五千貫杠上了?
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零頭而已。”
文呈依舊搖頭“這裡麵的佐料,可比那些書信中下的足,酸甜苦辣鹹,樣樣齊全。”
“既有金城、武威羌人,造反的前因後果;”
文呈嘖嘖讚歎“也有某人去虞府,同嶽丈小妾、自家偏房一起大被同眠…嘖嘖,這輩分,是不是有點亂?《月旦評》許邵主編,定然舍得重金求子…咳咳,重金求購,猛料啊,難得難得。”
蘇固咬牙切齒,輕拍額頭那虞衡,狗一樣的東西!
當白手套都不合格,還留一手保命技能?
人與人之間信任呢?
罷了,回頭,老夫定要將虞美人填井,方消吾心頭之恨!
傳鼓瑟於楊家,得吹蕭於秦女
……感鳳來集,弄玉乘風,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