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漢安軍在祁山道上磨磨蹭蹭,左中郎將皇埔嵩派人,將一道又一道的軍令,送至文呈的中軍大帳。
或許是皇埔嵩從單颺處,知曉了漢安軍的詳情。
軍令中,這位正牌將軍,言辭溫和,毫無半分盛氣淩人的姿態。
“不可拖遝了。”文呈盯著皇埔嵩發來的最新命令,“命令探子營,前出一百裡之外,細細打探;前哨營,拉開與中軍的距離,凡事,可自行決斷、隨機應變。具體行蹤,一個時辰一報。”
麵子得相互給,不能不顧及到,人家左中郎將皇埔嵩的感受。
文呈伏案,細細研究皇埔嵩送來的軍情通報此時,叛亂的三大部落參狼羌、鞏唐羌、牢羌,儘釋前嫌,互換質子,結為聯盟。
用時興的話來說就是擱置爭議,共同造反。
三大部落與小月氏勾結,組成十萬聯軍…號稱。
三大部落之下,又細分為數十個小部落,各自的勢力犬牙交錯,各部落之間,也是紛爭不斷。
且有臭名昭著的「西北馬賊」趁火打劫;
還有時而為官軍、時而化為叛匪的各縣縣兵,扮演雙重角色,隻為渾水摸魚。
戰場態勢,著實複雜!
~~~~
中軍大帳,諸將議事。
知己知彼,放能百戰不殆。
漢安軍已經實現了步兵騾馬化,行軍速度堪比重騎兵、低於輕騎兵,遠遠高於羌人的普通戰兵。
羌人輕騎兵作矛,四處劫掠;少量重騎兵為盾,作為中流砥柱定海神針,讓前去圍剿的官軍,心存忌憚;大量的戰兵行動緩慢,這才是羌人攻城略地的主力。
漢安軍的實力,並不懼怕羌人的任何一個兵種,尤似鋼板,沒人能夠踢的動!
困難就在於如何消滅掉羌人的輕騎兵?
羌人輕騎,好比叛軍的獠牙,拔了此牙,剩下的重騎兵,就像羌人身上的盔甲…隻有自保之力,沒有殺傷力。
羌人步兵裝備極差,很多製式器械,都是靠劫掠、靠世家豪強暗中資助的——數量太大,能全副武裝起來的戰兵,十之二三而已。
~~~~
“以吾之愚見,勿將羌人,看作鐵板一塊。”
軍司馬呂凱開口道“羌人之間,相互砍殺數百年,仇怨極深,當分而化之。”
呂凱,諸葛老妖屬下得力乾將,水平自然不低。
不過,文呈心中忍不住想問呂司馬,你這麼了解蠻人,咋最後去雲南上任的時候,半路上就被蠻人給“哢嚓”了呢…
溺斃,多為擅水者的魔咒?
趙宓點點頭“此番造反,白馬羌人,近在咫尺,卻毫無反意;反而時不時,在三大部落背後,捅上一刀。由此可見,定有文章可作。”
文呈等人,非常認同此論。
甘寧道“寧私下,曾重金勾兌數位羌人頭領,據我所知,羌人之間,的確矛盾重重、仇怨極深。此情,還望文指揮使,在行軍作戰之時,略加考量一二。”
文呈奇道“蜀郡、蜀國西北,羌人雖多,你久處漢安,又去哪裡與羌人勾兌!”
王平撓撓頭,不好意思地開口了,“平的叔伯、舅姥爺,與羌人廝殺多年,時不時有商隊、馬幫往來,故而知悉,羌人的各種密辛。”
趙宓問道“朝廷數度征召板楯蠻,前去平羌,彼等互視為仇寇,何來勾兌?”
王平訕訕,低聲道“雙方族人,有時死傷慘重,各自都打不動了,朝廷之令,卻又不敢不遵……”
“……”
臥槽,瞬間,大帳中擺滿了豬槽…
敢情,板楯蠻與羌人,都賊精賊精的啊,拿朝廷的軍事行動,當生意在做呢!
——羌人活不下去了,打劫。
然後,朝廷征召板楯蠻,去幫忙打架。
於是乎,板楯蠻摸清朝廷的目標說罷,將軍你老人家,要想打到什麼段位?
欲意收複哪嘎達地盤?
等到目的明確了,慢慢悠悠往那地方行軍,以便讓羌人,先劫掠一陣子、搶的東西夠一年半載的生活費了,此時,便輪到板楯蠻風風火火的出手!
~~~~
板楯蠻“哇呀呀”掄起板磚,羌人就“呲溜溜”地逃,順手還丟下仨瓜倆棗的財物,讓板楯蠻撿拾……
畢竟,朝廷給板楯蠻的工錢,實在是太低了,得由羌人,拿出一部分劫掠來的財貨,補貼一下板楯蠻
——都是難兄難弟,窮鬼何苦為難窮鬼?
至於上報軍功的人頭,簡單前麵“逃”的羌人,會宰一些敵對小部落,屠戮深山裡麵不知名、不知屬於什麼族的寨子,然後將人頭丟棄。
後麵“追”的板楯蠻,也會幫對方,乾掉一些羌人的敵對部落,湊一堆人頭,往朝廷官員麵前一扔的,然後手一伸點數,給錢!
朝廷派來的蕩寇將軍,定睛一看喲,果然是蠻人的頭顱,貨真價實!
失地也收複了、人頭也有了,上報朝廷,自然是加官進爵、人人有份。
至於板楯蠻那點工錢,找個理由,扣他成,也就痛痛快快付錢
——蕩寇將軍,搞的跟勞務中介似的!
皆大歡喜。
聽到打仗這件事呢,那麼嚴肅的事情,竟然可以這樣打,最終打成了一筆筆買賣!
眾人暈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