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豎日一早,接到皇埔嵩軍使送來的急報命令漢安軍,速速趕往紙坊縣,聽候孫司馬的調遣!
“孫司馬?”
王霸撓撓頭,問軍使,這孫司馬什麼來頭?
日夜兼程、跑的滿臉風塵的三位軍使,一齊搖頭,一問三不知。
無奈之下,文呈隻好令王霸領兵兩千餘人,先行趕往紙坊縣,一探究竟。
~~~~
秦宓早早起床,一番洗漱之後,趕來吊腳樓拜見文呈,商討青石峽農場的治理事宜。
文呈與秦宓端坐於榻,續茶兩開之後,文呈道“子敕兄莫急,待到羌亂平息、官員到任,已是年根兒。屆時,青石峽夏糧已收、棱堡已然初具規模;再將‘拖’、‘賴’二訣好生用用,恐怕又是半年之期。此時,棱堡已經建好,兩千漢安精兵入駐、三千羌人輔助,子敕兄想打便打、不想打,便賴在此處…金城郡能奈兄何?”
文呈細細分析與秦宓聽金城郡,頂大能夠聚集起來四五千兵馬,便是他想來攻,召集數縣縣兵,都得月餘時間;若是秦宓能夠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訓練好羌人,這四五千金城郡兵馬,都不夠羌人收拾的,無須懼怕。
具體措施便是歸附的五百多白馬羌精壯,這些人殺了自己的頭人,已經被整個羌人唾棄。
彼等對漢安軍最是忠心,可以訓練為第一批輔兵,嚴肅軍紀、苦練陣法。
武器裝備,除了那些絕密的大殺器,漢安軍有什麼,都可以配備給這些白馬羌人,包括連弩。
~~~~
對於秦宓擔憂,這些白馬羌將來會不會反噬?
文呈卻並認為,有那樣的可能性這些羌人跟著漢安軍,好不容易活出了一個人樣,再讓彼等回歸部族生活、受大大小小的頭人剝削?
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白馬羌大部落來伐,反抗最為堅決、下手最狠的,反而會是這些羌人士兵!
想當年,鬼子肆虐神州大地,裝備最精良的,是鬼子嫡係。
鬼子兵裡麵最為凶殘的,其實是棒子兵、彎彎兵、蒙古兵
——這些鬼子部隊中的“二鬼子”!
讓二鬼子去反抗鬼子?
一是沒聽說發生過這種事情;二來,兩千漢安軍,豈會怕了區區兩三千羌人?
滅了他們,不過是彈指間的事。
至於兩千一百多名參狼羌俘虜,先讓這些人去種地、放牧、修築棱堡,地位肯定低於白馬羌軍士、但是比他們以前的地位高…
至少,名義上,他們是“自由人”;隻不過如今,他們都是替漢安軍做長工罷了……
他們是有微薄工錢拿、有定額糧食發放的,算得上衣食無憂。
秦宓建議每個月,酌情將參狼羌裡麵,表現優異、認同漢安軍的百十人,轉為農場裡麵的農夫、牧戶,要讓他們看到“晉身”為“漢民”的希望。
文呈撫掌稱善。
不愧是巴蜀名士、武侯祠十四文臣之一啊,的確有兩把刷子!
~~~~
“若是…”
秦宓沉吟道“若是涼州刺史,從朝廷討來詔書,出兵來攻,又如何應對才是?”
文呈明白秦宓的為難畢竟漢安軍霸占在此,先就失了“道義”;
作為一個傳統士子,對“朝廷”、對“天子”,秦宓還是從骨子裡敬畏的,不一定敢與“朝廷大軍”對抗。
“無妨。”
文呈安慰秦宓“且不說刺史使君,能不能討來詔書,便是有檄文、有天子詔,那他還得有兵馬方能打仗;有足夠大的利益誘惑,才會興兵來青石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