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書吏!
昭餘縣城有城門四座,分安軍才千二人馬,想將其圍成鐵桶一般,頗有難度。
兵法有雲攻城之法,圍師必闕,又曰圍城必闕。具體操作就是圍三闕一,隻堵三門,留一條逃生之路,免得對方跟你玩兒命。
漢安軍偏不依套路行事,每道城門分兵四百,居然玩起了以寡圍眾的騷操作!
這是什麼兵法?
用王霸的話來說兵法是給弱者用的。各種五花八門、匪夷所思、投機取巧的方法,就叫做兵法!
千百年來,北方蠻夷屢屢入主中原,這些蠻人哪來的兵法?
一路橫衝直闖殺過去就是了,誰給你玩勞什子“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圍燕救趙”……之類的套路?!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麼兵法都不好使。
漢安軍圍城,每門四百軍士,連帶各城門外擺放著三門“虎蹲炮”,用黑洞洞的虎蹲炮口,準備硬懟那昭餘縣城門!
人人再配上幾具上膛連弩,城裡人若是膽敢衝出來,就是秒變蜂窩或刺蝟的下場。
漢安軍並沒有大規模的裝備火繩槍——這玩意兒,如果解決不了射速、射程、精準度的問題,其威力並不會比老式弓弩的威力大,更何況漢安軍裝備了六連弩,其射速比火繩槍快的真不是一星半點!
很多穿越大神喜歡拿火繩槍出來碾壓對方。對此,文呈嗬嗬一笑你想多了。
製造火繩槍工藝要求高,對鋼材的強度要求也高,僅僅是耗費在這些方麵的人力物力,那得養活多少人、辦多少其它的事?
而且沒有車床、鏜床製造出來的鑄鐵槍管,估計炸膛能夠炸的你產生嚴重的心理陰影,以至於讓你看見長長的、黑黑的管狀物,心裡都會打閃閃!
就算你千辛萬苦製造出來了火繩槍,打一槍就得忙不迭的擦拭內膛、灌裝火藥、填塞鐵砂,忙活半天,漢安軍的連弩,都射擊兩輪、共計十二支箭矢出去了!
要想玩火力覆蓋,射速最為關鍵。
火繩槍那慢的讓人發指的效率,在以彈簧為動力源的連弩麵前,也就是在射程上有一點優勢罷了。
但是虎蹲炮不一樣畢竟幾百斤的炮膛鑄造起來,比槍管容易多了。在澆築鋼水的過程中,工匠們用陶瓷棍不停的攪拌、鼓搗,使得炮膛內部的氣孔沙眼極少,裝藥時再控製住量,雙管齊下,基本上就沒有炸膛的危險。
因此,漢安軍的馬車上,拉著二十餘門各有四百多斤重的虎蹲炮,此時正式開始了它的首場秀!
昭餘縣令樂進、兵曹呂布等人站在城牆上,冷冷的看著漢安軍在四座城門之間來回奔忙。
“蠻夷之地出來的家夥,畢竟還是憨。”
兵曹佐吏高順一臉不屑地開口道“這些漢安蠻夷,劫掠上癮,竟敢來招惹我昭餘縣?真真兒的不知死活!”
高順,統陷陣營。
曆史上高順跟隨呂布征戰四方,直屬部下七百餘人,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
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陷陣營”之美譽。
不過曆史進程此時已經開始改變,三分天下有其二孫堅沒死於黃祖手下,至今還跟隨著皇埔嵩混的風生水起。
曹操,這位著名的“人妻控”也屁顛屁顛兒的跑漢安縣當縣令去了。
隻有守孝在家、天天在大桑樹下編草鞋的劉大耳朵,還像曆史上那般,天天吃著張飛接濟他的槽頭肉、喝著推車賣豆子的關羽賒來的劣酒,時不時去鬥鬥狗、聽聽戲,成天價混天度日。
此時的劉皇叔,也就吹吹自己是天子他叔的牛,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根本不敢奢望“匡扶漢室”——就他那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實力,也匡不動大漢這個將傾的大廈!
“高佐吏摸腰大姨……莫要大意。”
遊繳張遼沉吟道“某聽聞這漢安軍滅了安定郡兵、剿了西域悍匪,從益州一路殺至西涼,從未一嘗敗績,戰力端的不俗。”
縣令樂進一臉憂心忡忡,“吾也聽聞,函穀險關,漢安蠻夷僅憑千餘兵馬,頃刻便破。況且彼等軍中,如今有段老將軍操持……唉,奉先啊,我等供給糧秣軍資與漢安軍,也是分內之事,不若……”
“縣尊不可!”
叉腰扶劍的呂布盯著城外的漢安軍,斷然拒絕道“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它漢安軍是朝廷官軍,難不成我等就是落草匪寇不成?”
呂布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渴望建功立業以便揚名天下,後浪看不起前浪,實屬正常。
段熲?段熲咋了,俺呂奉先會怕他?不將這些老家夥掀下馬來,俺這些年輕人如何出頭?
枯草不除,嫩芽壓在下麵難受。
“咦?”
看漢安軍忙活了半日,又是推車出來、又是搭建投石機的,就是不見漢安軍砍伐樹木安營紮寨,這讓張遼等人倍感怪異“臨近午時三刻,彼等怎地還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成廉也是納悶不解“難不成彼等還準備將我昭餘縣城一舉而下?”
臧霸聞言大怒,出言嗬斥道“成遊繳這是說的甚混話?怎可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
“該不會是彼等心中畏懼我家呂將軍威名,又舍不下臉麵,故作玄虛一番,傍晚時分趁夜溜走罷?”
遊繳侯成開口分析“為了數百石糧秣,被我昭餘縣殺的屁滾尿流,不值當啊。唔,定是漢安蠻子們心生恐懼,又怕喪了自家名頭,以後便不好敲詐其餘郡縣,才擺出一副與我等血戰到底的模樣,等到鬥上幾回合戰將,一時半刻之間有了台階可下,便會偃旗撤兵。”
聽得侯成如是一說,城牆上眾人略一思索,也紛紛頷首附議。
——要不然漢安軍來襲,卻並不紮下營寨,這可就解釋不通了。
要麼漢安軍猖狂到以為自己可在半日之內,便可攻下昭餘縣;要麼漢安軍本就是來走個過場,早就萌生退意,否則怎能不紮營盤?
至於半日之內攻入昭餘縣城……哈哈哈,世上恐怕沒有這種瘋子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