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來自今日頭條大佬信息素所做的視頻,金蒙大戰,各位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窩闊台當上蒙古大汗之前,蒙古由托雷主政了兩年,拖雷為了完成鐵木真遺誌,率軍繞過潼關,走小道與北麵突破的偏師圍攻衛輝城的武仙,結果大敗而回。
次年托雷再次攻金,又在大昌原現甘肅寧縣)大敗,此戰還造就了金國末期第一猛將
完顏陳和尚。
看姓就知道,此人也是金國皇室血脈,隻是家族沒落,無奈投軍,在金國大將移次蒲阿手下為將。
大昌原之戰,完顏陳和尚以四百騎兵,大破八千蒙古精銳,一戰成名,被金哀宗封為定遠大將軍,駐守靈寶這個關河重地,隨時可以馳援潼關。
前幾年窩闊台剛上台的時候也親征了兩次,並且調來有蒙古第一名將之稱的速不台,不出意外,即便是速不台也敗了。
潼關跟大散關一樣難攻,金國在此駐守重兵,窩闊台久攻不下,於是就想走歪路。
蒙軍在秦嶺鑿山開路,試圖繞過潼關從藍田關背後偷襲,隻是被金國探馬發現,速不台在倒回穀大敗。
敗他的又是這個完顏陳和尚。
蒙軍此戰損失慘重,於是不再執著於突破關河防線,轉而攻略陝西,到最近終於將陝西完全控製住。
蒙軍經過無數次大敗之後,終於是直麵關河防線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
要滅金,就得突破關河防線,潼關坐落在秦嶺,太嶽山這兩座天塹中間,是關河防線的重中之重,隻要攻下潼關,金國就是待宰的羔羊。
問題是攻不下。
自古以來,潼關經曆過多少大戰?能正麵硬攻突破潼關的,掰起手指頭數一下,一個都沒有。
即便是巔峰的蒙古鐵騎也不行。
鐵木真歸天之前,麵授了窩闊台一條滅金良策,那就是
與大宋結盟,繞道大散關,從南麵路過宋境繞過秦嶺。
成吉思汗的眼光當然不是蓋的,後來蒙古滅金就是走的這條路。
以前的托雷,還有現在的窩闊台,為了麵子都不願意有求於宋人,一直在硬剛關河防線,隻是好像沒卵用。
損失慘重不說,潼關還是那個潼關,紋絲不動。
要繞道大散關,就得與大宋結盟。
這個雙方已經接觸了很多次,直到最近窩闊台與孟拱會盟,終於把這事給敲定了下來。
至於戰後雙方怎麼劃分利益,那就得靠實力說話了。
雖然雙方約定蒙軍可以繞道大散關,特麼的問題又來了。
如今的大散關防禦使張偉可不像是一個好說話的人。
根據蒙古安插在大散關的細作彙報。
這踏馬是個莽子,蒙軍要想從他的地盤過去,估計他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