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說我等都是廢物垃圾,那潼關就在那裡,有本事你去把它拿下來,要是拿不下,你自個兒也是廢物,也是垃圾。”
說話的是綽爾馬罕這個阿拉伯雜交種。
張偉一看就知道他為什麼在眾將中最敵視自己。
這丫的是一個拜火教徒。
張偉冷笑,雙腿微彎,然後重重一蹦。
身體高高躍起,中途在一台投石機上一個借力,淩空虛度,幾步就出了蒙古大營。
入目就是一個四十五度左右的大斜坡。
這是關中平原進入潼關的第一道坎。
一條幾米寬的土路斜斜的延伸上去,左邊是十多米高的參差不齊的陡峭堪坡,一直延伸到黃河邊上,右邊是九十度的塬台,刀削斧劈一般。
這條路上土地都是黑紅色的,張偉斬馬刀戳了一下,血色直透了一米都不見變淺。
滾石擂木堆積如山,各種箭矢夾雜其中,垃圾場一樣散發著濃濃的腐臭味。
就這道斜坡,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左邊的坡堪上還有未收的腐爛屍體,蒼蠅亂飛,白骨累累。
想必蒙古人蟻附攻城,完了也沒那閒工夫清理屍體,隻推下去不要擋住下一波攻擊就完事了。
張偉就這麼拖著斬馬刀一步步的往上走。
大帳之內的窩闊台目瞪口呆。
這就開始了?
他對這個女婿的武力值相當自信,一見張偉動手,興奮的差點跳了起來。
“快點,擂鼓,聚兵,準備攻城。”
潼關城內。
守將叫完顏合達。
此人也是金國皇室,曾經率兵數次擊敗過蒙古人,在金軍中威望很高,也是當今天下名將之一。
此時他正在潼關城裡召集眾將商討潼關防禦事宜。
他的副帥叫楊沃衍,漢人跟契丹人混血。
二人凝視潼關沙盤,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小楊,這次怕是頂不住了。”
楊沃衍是完顏合達一力提拔起來的悍將,今年三十來歲,臉頰上契丹人標誌性的高額骨十分明顯,眼神中透著一股疲憊,不過身板很直,像是天塌下來都能頂住的擎天柱。
二人多次合作與蒙軍作戰,默契的很。
抬頭看了一眼完顏合達。
這位大金國的丞相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兩鬢斑白,臉上的皺紋就像這滿目瘡痍的大金朝一樣深邃。
“恩相放心,蒙古人雖然強大,不過我們也不是沒有一搏之力,如今潼關還有數萬大軍,副相十幾萬人馬駐守洛陽,隨時馳援,隻要守住潼關,量韃子也無可奈何。”
楊沃衍聲音洪亮,信心十足。
韃子,韃子!
完顏合達喃喃自語。
金人入主中原之後漢化的非常徹底,從上到下都自以正統自居,把蒙古人叫韃子,把宋人叫南蠻子,說起來也算是中原王朝之一。
“潼關據有天險,不能丟,一丟就完了。”
完顏合達眼神看向沙盤。
潼關這三座塬,最左邊的叫風翼塬,中間叫麟址塬,右邊的叫牛頭塬,潼關主城就在麟址塬塬頭,三塬夾兩溝,四周是高達百米的塬麵,溝壑縱橫,有幾條是可以直通塬上的。
所以金軍在這三座塬上修了十二座連城,又在各塬麵緊要處修築了數十座烽火台,防止敵人從背後偷襲。
潼關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守關必守溝,所以金軍築的這十二座副城都是圍繞潼關身後這兩條溝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