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師重複了一句。
張偉點頭。
大唐當年之所以在與吐蕃的戰爭中接連失利,就是因為當時沒人能看透川藏之間的關係。
吐蕃與大唐的戰爭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人家居高臨下,你從下往上打,加之用的兵不適應高原氣候,能打贏才怪呢。
即便是薛仁貴都不行。
清朝為什麼能實控西藏?
因為十全老人總結曆代中原與高原的戰爭,看出了其中的奧妙。
征伐高原,最大的障礙就是氣候,漢兵一入高原,戰鬥力就大打折扣。
所以清朝平藏,用的都是川軍,川藏一體,川西人可以適應高原氣候。
清朝幾次對藏用兵,主力都是川人,即便到了王朝末年,趙爾豐憑借幾千川軍,還是能一舉蕩平那旮瘩。
乾隆死磕大小金川十幾年,花費無數糧餉,最終打通了入藏通道,後世新中國入藏,也是走的乾隆打出來的那條道,甚至打阿三,用的也都是四川兵。
所以張偉要鐵鷂子去五丈原兵營去挑人。
曹友聞手下大部分都是川西人,現在在那邊訓練。
吐蕃現在是一盤散沙,按張偉估計,一衛人馬,完全可以領先十全老人五百年實控高原。
“末將領命。”
張偉把話說透了,鐵鷂子再無顧慮,起身領命。
“你先去那邊把人挑齊,至於具體方略,到時候我在向你麵授機宜。”
鐵鷂子一時間倍感壓力。
薛仁貴都沒能完成的偉業,張偉居然要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去乾,這種信任,他李榮浩能說什麼呢?隻能拚命了。
張偉盤算了一下,他如今手下已經有了聶明的左金吾衛,張玨的右金吾衛,高度的左神武軍,鐵鷂子的右神武軍,聶雨的羽林衛,徐曉的左驍衛共六衛人馬,每衛一萬五千人,剩下的人除了曹友聞那邊,就隻剩下一個騎兵沒建製了。
“科爾沁何在?”
科爾沁起身抱拳行禮。
“末將在。”
“當年大唐有右驍衛豹騎,吾也建一支,就叫虎騎吧,就由你任衛將軍如何?”
科爾沁大喜過望。
“末將領命。”
張偉手下現在戰馬除了曹友聞那邊的,隻有一萬出頭,要組建騎兵,按蒙古人最低標準一人雙馬,最多隻能整出五千騎兵出來。
騎兵有五千人也不得了了,打穿河西走廊的拜火教完全不是問題。
張偉準備等完全消化了曹友聞的天水軍馬場,手下戰馬充足了,到時候在給各衛配備騎兵。
至此七衛人馬編製算是搞定了。
除此之外,張偉還要組建自己的另一支親軍:
“陌刀軍。”
玄甲軍軍勢已成,不宜改動,剩下的就隻剩下擴編人馬就行。
按張偉自己的想法。
玄甲軍擴編到三千人,陌刀軍也至少要三千人。
這其中陌刀,鎧甲之類的裝備先不說,光說人,要滿足陌刀隊要求的士兵就不好找。
按大唐陌刀軍的征兵要求,士卒光是一個身高能把張偉給整自閉。
必須要一米八五以上的大漢,孔武有力,武藝高強才能勝任。
按兵法上說的,陌刀軍的訓練強度,張偉懷疑現在近十萬手下人中,能找出三千人已經頂天了。
還好長安現在有的是人,隻要有錢,應該能找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