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故都的戰意被民心推動著一節一節的高漲,城外軍營之中不時有血氣暴起,龍吟虎嘯,鶴鳴蛇嘶,猿啼馬唏……
這麼多人突破武聖?
張偉心中竊喜,大宋朝自嶽王爺之後就被天地龍脈拋棄,武聖絕跡,他一來,幾個月時間,手下出的武聖比整個兩宋加起來還多。
芙蓉園外的道人們被接連突破的武聖氣血震的不要不要的,逃也似的消失在曠野裡。
“難道又是一個武夫當國的時代?”
張慶仙不無擔憂的回頭看了一眼小長樂宮。
事實上從大唐覆滅到五代十國,在到大宋朝,中間間隔也就七十二年時間。
這七十二年,武夫當國,漢人所受的屈辱放眼整個華夏史也就僅次於當年的五胡亂華。
當年五胡亂華,好歹還出了個冉閔大帝,頂住了北方雜胡們的攻勢,讓漢家保存了半壁江山,直至隋唐重新雄起。
這期間雖有無儘屈辱,但是衣冠南渡,漢統還是很好的延續了下來。
到了五代十國,在後來的大宋朝,就沒那麼好運了。
五胡亂華漢人還有半壁江山,到了大宋朝,要是沒有張偉的強勢崛起,這半壁江山眼看就要保不住了。
嚴格來說,大宋朝隻能算是五代十國的第十一國,整個兩宋,天下從未一統。
燕雲十六州失去近四百年了,河西走廊同樣失去近三百年了。
關中平原失去一百多年了。
整個北地,如今大部分地方說的都不是漢語。
如果按正常的曆史軌跡,一百多年後,徐達收複西北,這哥們非常憤怒的發現,整個大西北已經是色目人的天下,漢家傳統徹底消失,人們說的都是胡話,過的都是胡節。
還好有老朱這個殺呸。
他老人家對自己人狠,對敵人更狠。
嗯,為了民族團結,大明朝怎麼恢複西北漢人的統治地位就不用多說了。
就一招。
除了移民,就是移民。
至於移民過去怎麼安置。
隱晦的提一句,無非是車輪放平,把占據華夏故土的拜火教徒殺的七七八八,移民才能順利的安置下來了。
地盤就那麼大,良田就那麼多,不把敵人殺光,自己人怎麼站穩腳跟?
至於說史書上為什麼沒記?
嗯,那當然是不便於記了。
所以,華夏四大牛批人物,秦皇漢武,唐宗之後,應該就輪到老朱了。
老趙家排不上號。
沒有老朱,現在整個秦嶺以北,都是拜火教的天下。
張偉如今也要向大西北移民。
以史為鑒,老朱已經給他指明了方向,跟著他老人家的戰略走,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了,要移民西域苦寒之地,有人不願意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過現在刀在張偉手上,不願意去也得去,再說了,流民們吃喝都得靠他解決,他們去了彆的地方,大概率也是一個餓死荒野的下場。
長安城外流民達到了上百萬,比之張偉初入長安的時候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