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如今已是一個巨大的兵營。
曹友聞回到眉州以後沒有食言,將手下一萬多騎兵,還有精挑細選的兩萬名軍中青壯全部送了過來軍訓。
兩個月時間,這三萬人已經差不多訓練完成,三大步走的有模有樣,已經完全沒了以前宋軍的懶散。
楊嶽斌與曹友聞站在孔明城城牆上,滿意的看著渭河邊上操練的士卒。
其實論單兵戰力,宋軍並不差,單兵負重,宋軍已經達到了曆朝曆代的巔峰,一套步人甲七八十斤,這幫人居然可以穿著跑五公裡。
差的是從上到下的信任,差的是紀律跟榮耀。
最後一點極為重要。
大宋朝,軍人地位低到令人發指,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就是這個時代軍人地位最好的詮釋。
但是自從到了五丈原,這三萬宋軍瞬間就找回了作為軍人的榮耀。
因為什麼?
因為有錢了啊。
有錢就有地位,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原來宋軍月俸一貫錢,能不能拿到還是個未知數,克扣是常有的事,雖然曹友聞這裡情況要好一點,但是曹友聞不扣,發軍餉的文官們扣啊。
這一貫錢能有五百文落在士兵手裡,老曹就已經要燒高香了。
錢袋子,糧袋子都掌控在文官手裡,老曹能怎麼辦?
“大將軍有令,自本月起,軍餉翻倍。”
“大將軍有令,自本月起,軍餉翻倍。”
數名傳令兵騎馬穿梭於軍營之中,高聲疾呼。
營中瞬間沸騰起來。
張偉自定製之後,看了看自己的錢袋子,發現還有的是錢,於是又把手下軍餉重新捋了一遍。
普通士卒月俸四貫,什長,旅帥,都尉全部按倍往上翻。
騎兵月俸六貫,軍官跟步兵一樣,俸祿翻倍往上翻。
加上其他福利,一個最基層的旅帥,每月可領至少二十貫錢。
而且全部實發,沒有一文克扣。
如今軍餉在翻倍,這幫以前的苦哈哈能不沸騰嗎?
四十貫錢,已經可以在長安買一個單間的說。
“去踏馬的大宋朝,老子以後就認大將軍了。”
“大將軍讓我們打哪裡,我們就打哪裡。”
“大將軍讓我們打誰,我們就打誰。”
軍營中群情激奮,士氣瞬間被點燃。
士卒們也知道軍餉翻倍意味著什麼。
“要上戰場了。”
上戰場就上戰場,按張偉定下的軍規。
戰場之上繳獲的所有東西都分給手下,他隻要地盤,其餘的分文不取。
這種製度之下,求戰若渴才是士卒們的普遍心理常態。
什麼,你說畏戰?
畏戰是不可能畏戰的。
昔年大唐之時,士兵們以守城為恥,一地長官要是敢在敵兵壓境之時不敢野戰,那大概率是要被手下背刺,死於非命。
甚至有節度使因為敵人投降而按兵不動,從而造成手下士兵暴動,被砍了腦袋的就有好幾個。
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