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刀軍要想練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張偉倒是不急。
點了點人數,發現今日一天就招到了近五百名符合要求的陌刀軍士卒,心中還有點高興。
“你先把人領下去,先練著,以後在慢慢補充人手,陌刀軍練法你可記住了?”
牛軍兒高興的應了一聲。
“啟稟秦王,記住了。”
《唐六典》: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到二十斤不等,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
由於沒在書庫裡找到陌刀軍具體訓練方法的資料,張偉隻能自己研究了一套出來。
反正戰場上能用的基礎刀法也就那麼幾招,除了一些基本的力量耐力訓練,也就一個陣列了。
三大步就是最好的陣列。
重刀有了,還得配重甲。
這個張偉咬牙算了一下,每人得準備一套步人甲,一套鎖子內甲,一套皮甲,在每人得至少三匹戰馬……
重刀重甲配上快馬方能馳騁沙場。
“娘的,這麼多裝備,吐血!”
吐血也得湊。
李二就是憑著麾下三千精銳的玄甲重軍托底,才打遍天下無敵手,最終登臨寶座。
跟著華夏四大牛逼人物之一的唐宗戰略戰術走,肯定沒有問題。
校場上士卒們垂頭喪氣的散去,當場就有各府人馬自發原地加練。
張偉騎馬穿梭在校場上,心中愈發滿意。
按計劃,下午還要去學堂看一下。
張偉原本以為古代識字率低,還準備在全軍推廣識字來著。
要教近十萬個文盲識字,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首先一個老師就不好找。
哪知道手下這些大頭兵挑挑揀揀,居然還能挑選出好些個能識文斷字的人出來。
究其原因,還是得感謝大宋朝,感謝老趙家。
宋人的文治已達曆朝曆代之巔峰,官府不但開辦了各級官學,太學,大宋民間各種私塾甚至普及到了村。
這就導致宋軍的識字率非常高。
張偉手下原本以長安遊俠兒為主,都是文盲。
但是吸收了高度的宋軍之後,情況立馬就改觀了。
他派人統計了一下,高度的手下中,識字率居然達到了至少百分之三十。
這個年代,有文化的人,到哪裡都比文盲混的好。
所以現在張偉手下旅帥一級,高度手下的宋軍占了相當一部分。
這也是他提拔高度做衛將軍的理由之一。
張偉也不怕在手下形成派係之患,高度要是不識相,也就一刀的事。
有了老師,軍中識字計劃已經展開。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張偉如今即將起勢,將來大概率會得天下。
得天下之後,還得治天下。
治天下,光做文盲武夫可不行,還得識字。
所以現在軍中已經形成了一股隱隱的浪潮。
想當官,必須識字。
有了動力,都不需要張偉怎麼逼,稍微有點誌向的士卒自個兒就去找識字的請教去了。
手下士兵們的識字問題解決了,還有長安民眾的文化教育也得跟上。
按張偉的設想,就參照後世的九年義務教育標準,設個三年義務教育。
各村各鎮設學堂,適齡兒童到了年齡,必須去上學。
由他出錢聘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