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偉收到踏木飛鴿傳書的時候,正準備入孔明城的兵營裡視察曹友聞帶過來受訓的新兵。
把傳書看了一眼之後隨手就丟給了曹友聞。
老曹看完傳書立馬大喜,對最後一句行軍參謀告狀的話視而不見,含笑對張偉道:
“秦王,街亭一下,我大軍主力西征就在無後顧之憂,等我兵出天水,不到兩日就可兵臨鞏昌城下。”
張偉撇嘴。
踏木這狗東西,叫他學識字一看就沒用心,給他配的行軍司馬在傳書裡明目張膽的告他的狀他都看不出來。
“毆打同僚,這三十軍棍先記著。”
看了看旁邊的撒馬兒。
“這王八蛋記了多少軍棍了?”
撒馬兒認真的從懷裡掏出一個小本本翻了翻。
“啟稟秦王,踏木屢犯軍規,不按事先規劃好的行軍路線行軍,按軍法,當斬。”
張偉:……
“他拿下街亭,死罪就免了,就功過相抵,在記五十軍棍。”
“另外,飛鴿傳書給他,街亭至關重要,必須死守待援,不可放棄城池上山。”
街亭那地形,就是典型的兩山夾一破,不大不小的倒八字地形,街亭城就卡在兩山最低穀處,牢牢的控製住了隴山道的咽喉。
當年諸葛亮令馬謖在此紮營,抵擋司馬懿斷後包抄的部隊,哪知道馬謖那傻逼居然把營紮在沒水的南山,被張合包了餃子,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是贏麵最大的一次北伐功虧一簣,隻能說天命如此,大漢朝注定不能三造。
即便諸葛孔明也不行。
所以後人總結經驗教訓,也不知道哪朝哪代在街亭修了一座小型要塞控製隴山道,也就是踏木現在占領的街亭城。
張偉後麵一封傳書也是為了防止踏木那傻逼放棄街亭往山上跑,重蹈當年馬謖的覆轍。
看著鴿子撲閃著翅膀遠去,張偉兀自不放心,踏木那傻逼也是個典型的反骨仔強種,你不讓他這麼乾,他可能就非要這麼乾了。
於是張偉攤手又把飛出去的鴿子給捉了回來,在密函上又加了一句。
“街亭要塞若失,你人頭落地,切記死守要塞,不可上山。”
曹友聞:……
張偉悻悻的把筆交給撒馬兒,然後放飛飛鴿。
“讓曹大哥見笑了,我這個手下有點強,必須千叮萬囑我才放心。”
沒辦法,以史為鑒乃是華夏文明的精髓所在,前人已經把成功失敗的案例都擺在那裡了,你若是在犯錯,那還爭霸個錘子的天下。
曹友聞微不可察的看了一眼撒馬兒往懷裡收的小本本,心中暗歎,果然是以史為鑒,曆代臣子總結的沒錯,伴君如伴虎,這特娘的就開始記賬了。
“秦王對手下的能力秉性如指掌,末將佩服。”
老曹不大不小的拍了個馬屁,然後就聽到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
楊文騎馬從營地裡衝了出來,身後一隊騎兵掀起的煙塵直衝天際。
“啟稟秦王,末將奉命支援街亭,請指示。”
張偉看了看楊文身後的騎兵。
大概兩千來人,馬術相當了得的樣子,湊然從行軍狀態停了下來,隻稍微混亂了一下就將隊伍調整完畢。
“隴山道有些地方年久失修,不適合騎兵突進,你到了隴山道口就放棄馬匹,儘快徒步翻越隴山,支援街亭。”
楊文抱拳,雖然有點不舍得馬匹,但是還是領了軍令。
“末將遵令,三日之內不到街亭,末將提頭來見。”
馬隊遠去,掀起一路煙塵。